偏鄉杉林巴楠花中小學「用這招」引名人爭送子女就讀

全校學生進行春季小米播種祭土地課程。(林雅惠攝)

巴楠花實驗中小學合唱團今年3月代表高雄市參加全國比賽榮獲優等。(巴楠花實驗中小學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巴楠花實驗中小學高年級生戶外學習海邊撿拾垃圾。(巴楠花實驗中小學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全校學生進行採收樹豆課程。(林雅惠攝)

巴楠花實驗中小學冬祭單車旅人戶外學習課程。(巴楠花實驗中小學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巴楠花實驗中小學在校園舉辦跨族羣文化同樂會。(林雅惠攝)

受到少子化衝擊,高雄旗美偏鄉一些國小面臨存廢危機,位於杉林區巴楠花實驗中小學,學校多元學習及活潑的戶外課程學習,反而成功吸引家長將孩子送進偏鄉就讀,包括美濃、旗山、內門、仁武都有家長將孩子跨區送來就讀,目前成爲當地國小103位最多學生的學校。

巴楠花實驗中小學是2009年經歷莫拉克風災的學校,從那瑪夏山上布農族民族國小遷到山下杉林大愛園區,爲布農多族比例組合的多族羣學校,2016年申請改制原住民族「布農多族」的實驗學校,校名以「巴楠花(即臺灣五節芒)」爲重新命名,體現學校韌性的精神與多族羣的文化象徵。

7年來課程實施以「土地及環境」體驗與探索爲學習路徑,啓發學生的好奇動力,而非傳統的灌輸教學、練習、補習,希望讓學生親近土地生活化學習,讓學生面對大自然不再害怕無助。

此外,學校也有約0.2公頃的小米田,讓學生體驗小米文化的四祭課程,同時有跨科專題探究課程,引領孩子合作學習與學會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另英文教學也讓學生們用英文分享心靈。

校長張新榮表示,巴楠花實驗中小學學生族羣多元,包含原住民族學生有110人、大武壠族8人、閩南學生19人、客家族羣8人及新住民學生8人,其中國小學生人數就有103人。

由於巴楠花教學的活潑及多元,更吸引了周邊跨區域甚至高雄市跨族羣家長的選擇與就讀,包括美濃一位里長、美濃客家金曲作家、旗山常美冰店、內門金葉摸油湯辦桌文化工作室及住高雄市區公務員等家庭,都將小朋友送來巴楠花中小學就讀。

張新榮表示,學生多元學習也展現亮眼成績,首屆國中部畢業生會考作文,透過土地的學習與書寫經驗,獲得寫作滿級分及全部學生通過會考門檻;學校合唱團及鄉土歌謠於今年3、4月也代表高雄市國小參加全國賽,合唱團成績榮獲優等,不負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