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運動人才去美國 臺灣有望透過NCAA脫胎換骨
▲ 2024巴黎奧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圖/路透)
● 徐正賢/臺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長
今年巴黎奧運,和過往的奧運一樣,有一羣奧運選手,既使代表不同的國家,但他們都有同一個背景:來自美國NCAA (國家大學體育協會)系統。
這幾天不斷看到所謂「允文允武」的選手的故事,我還是想再分享一次我對於臺灣的競技運動發展,是否可能善用NCAA系統的想法,再次分享給大家參考。
本文的主文,是我一年前寫的,前陣子看到在美國NCAA唸書的游泳選手,暑假回臺參加中正杯時有很好的表現,讓我想再次分享這篇文章。
2023年6月16日,在高雄國家體育館臺灣 VS. 泰國足球賽的比賽結束後,臺灣本土聯賽和國際賽競爭角度差異的議題,再度被搬到檯面上來討論。
熟悉「競技運動」的朋友們都知道,運動選手的培育,「訓練系統」和「比賽系統」,是兩個非常關鍵的因素。「訓練系統」包含選材、教練培育、運動科學、運動醫學、運動心理、運動營養等,都是「訓練系統」的一環;「比賽系統」,指的是從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半職業與職業聯賽等不同賽事的集合,選手們需要透過比賽的機會,不斷嘗試教練傳授的技巧和觀念,才能透過比賽系統,磨練和累積厚實的競技實力。
▲ 運動選手的培育,「訓練系統」和「比賽系統」。(圖/國訓中心提供)
如果比較「訓練系統」和「比賽系統」,臺灣在「訓練系統」這一塊,雖然仍然落後競技運動強國,但這幾年慢慢在進步中。
在「比賽系統」這一塊,學生聯賽的部分,牽涉到體育班制度、高中體總、大專體總的行政能力、規劃能力、行銷能力、招商能力等因素,參賽人口與賽事品質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半職業聯賽的部分,受限於單項運動協會的能力限制,即使引入洋將,臺灣目前不管是在女壘、女排、男排、女足、男足、女籃等團隊運動的聯賽水準,就算和亞洲列強相比,都已經落後甚多。
2020東京奧運,臺灣奪牌的項目,包括舉重、跆拳道、空手道、拳擊、柔道、射箭、高爾夫、桌球、羽球等項目,都是個人項目。對於個人項目來說,選手個人的天份、人格特質扮演了關鍵角色,選手訓練團隊的組建也相對容易,加上長期必須透過參與國際賽事以爭取國際積分,基本上不受限於國內「賽事系統」,自然比較有機會培養國際競爭力!
▲ 臺灣旅美高球好手潘政琮 。(圖/翻攝自潘政琮IG)
2020東京奧運,旅美高爾夫名將潘政琮,4輪加總起來爲269杆,與其他6名選手,包含日本名將松山英樹、愛爾蘭好手麥克羅伊、今年剛拿下英國公開賽冠軍的美國選手森川柯林(Collin Morikawa)、智利的佩雷拉(Mito Pereira)、哥倫比亞的穆尼奧斯(Juan Muñoz)、英國的凱西(Paul Casey)都打出低於標準桿15杆,並列第3,進入延長賽爭銅,最終在延長賽獲得寶貴的銅牌!
潘政琮國中畢業後赴美,進入IMG Academy訓練,後來進入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透過競爭激烈的NCAA賽事系統,奠定進入職業賽場的良好基礎,果然在轉職業後,表現非常穩定,更在2020東京奧運爲臺灣贏得珍貴的獎牌。
潘政琮這幾年不斷鼓勵後輩到美國大學唸書和打球,更是自掏腰包、募款,在美國舉辦青少年賽事,讓臺灣的青少年有機會到美國參賽,爭取美國大學教練青睞,也因爲潘政琮的推廣和支持,臺灣在過去幾年,有越來越多青少年選手到美國NCAA系統磨練和養成,並在畢業後順利轉入PGA或LPGA。
▲ 潘政琮這幾年不斷鼓勵後輩到美國大學唸書和打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個人認爲,國內的「賽事系統」,礙於國內非常僵化與官僚的體育行政系統,未來幾年能夠大幅改變的機會非常低。國內競技運動的發展,除了應該持續商業化、產業化,擴大參與人口以外,系統性的、策略性的輔導和協助各種項目的青少年選手,爭取到美國大學就讀,進入NCAA系統磨練,應該是值得考慮的方向。
以技術水準來說,國內青少年選手在「球類」項目的程度,除了籃球以外,都算有競爭力,要申請加入美國大學校隊,最大的困難,是國三到高二的在校成績、英文程度、以及美國大學昂貴的學費(團體項目能夠獲得的運動獎學金額度比較低)。
在國內運彩基金每年可以穩定貢獻國內競技體育發展大約40~60億的情況下,體育署可以考慮成立一個專案,系統性的、策略性的,提供英文學習輔導、申請流程輔導、獎學金補貼,輔導高中畢業的學生運動員,到美國就讀大學,進入美國NCAA系統。
▲ 體育署不妨輔導高中畢業的學生運動員,到美國就讀大學,進入美國NCAA系統。(圖/體育署提供)
如果體育署這麼做,目前國內多數正在猶豫是否要讓孩子持續參與競技運動的家長,都會看到曙光,同時,所有目前體育班系統的團隊,都會被要求強化選手的英文輔導。
再者,這樣的方案如果每年可以穩定的輸送100~200位不同項目的學生運動員到美國 NCAA 系統,十年後,除了有機會培養出部分頂尖的競技運動選手,更重要的是,能夠幫臺灣培養出1,000~2,000 位經過NCAA洗禮,具備高階運動競技經驗、具備英文聽說讀寫能力、就讀不同科系背景的臺灣運動產業人才。
40幾年前,RCA計劃,幫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埋下種子,也許,透過NCAA系統,臺灣的競技運動、運動產業,也能有脫胎換骨的機會。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Jeff Hsu」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