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斯科夫談烏克蘭和平計劃:有大量的報道但沒有一個有可行性

圖爲佩斯科夫資料圖,他表示目前關於烏克蘭和平計劃的大量報道中,沒有一個有可行性

財聯社10月7日電,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評論有關烏克蘭和平計劃的報道時表示,目前有大量有關該問題報道,但沒有一個有可行性。

此前報道

牛彈琴:瑞士改變態度積極響應中巴倡議,烏克蘭有意見

中國和巴西在行動,而且有重大進展,不僅僅大批“全球南方”國家支持,而且瑞士也改變態度,積極響應。

這就是在聯大期間,中巴發起的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行動。9月27日的第一次小組部長級會談,17個“全球南方”國家參加。

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報,除中國和巴西外,其他參與簽名的國家,還包括:

阿爾及利亞、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埃及、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肯尼亞、墨西哥、南非、土耳其、贊比亞。

嗯,“全球南方”大國,濟濟一堂。

但,居然沒看到印度……

王毅和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主持了這次會議。

看外交部的通報,王毅說,我們在此聚會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尋求和平。

他指出,“和平之友”成員都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沒有自身私利,沒有地緣政治考慮。我們匯聚起來,是要發出支持和平的聲音,要做俄烏雙方通往和平的夥伴。

他指出,俄烏是搬不走的鄰居,和睦相處是各方共同期盼,也是唯一正確選擇。俄羅斯民族和烏克蘭民族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同生活,創造了共同的歷史。應該沒有解不開的心結,理應共同開闢美好未來。

中巴發起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行動,王毅和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主持會議

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報,我看了一下,總共有九條,明確要求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呼籲各方遵守局勢降溫的原則,不使用或威脅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對外界說,這份公報的基礎,就是今年5月中國和巴西提出的解決烏克蘭危機“六點共識”。

中巴振臂一呼,南方應者雲集。

尤其讓人側目的是,瑞士也改變態度,積極響應。

外界注意到,瑞士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了這次會議,而且,瑞士還公開表態,中巴“重要的倡議”符合聯合國憲章框架,在衝突方對立言論外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對我們而言,這意味着我們對這些倡議的看法發生了重大轉變。”瑞士外交部首席發言人比多說,“我們可能會對中巴所作出的具體外交努力感興趣。”

要知道,瑞士不是普通的國家,第一次烏克蘭和平峰會,就是在瑞士積極張羅下召開。

但瑞士也清楚,將俄羅斯拒之門外,沒有得到“全球南方”支持的和平會議,肯定不可能成功。中巴的方案,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當然,也有國家坐不住了。

在聯大發言時,外界注意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表達了某種質疑,他聲稱,“當有人提出替代方案、半心半意的解決方案、所謂的原則時,這不僅無視烏克蘭人的利益和苦難……它不僅無視現實,還給了普京將戰爭繼續下去的政治空間。”

澤連斯基發言

他警告:“烏克蘭人永遠不會接受——永遠不會接受。爲什麼世界上有人會認爲,殘酷的殖民歷史,如今不適合任何人,但現在卻可以強加給烏克蘭?”

對於瑞士態度的改變,烏克蘭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澤連斯基總統提出的和平方案,纔是“實現全面、公正和可持續和平的唯一途徑”。

顯然,烏克蘭有意見。

當被問及澤連斯基的評論時,阿莫林告訴媒體:“我來這裡不是爲了迴應澤連斯基或普京,只是爲了提出一種和平方式”。

確實是這樣,按照目前的立場,俄烏雙方肯定雞同鴨講,不管是烏克蘭的方案,還是俄羅斯的方案,對方肯定百分百都不會接受,所以,這才需要第三方的斡旋,需要雙方爲了和平作出妥協。

和談,肯定是一件不輕鬆的事情。畢竟,妥協都是痛苦的,甚至要付出重大代價;但沒有妥協,沒有靈活性,就不可能有和平,那就意味着更慘烈的廝殺,更多的廢墟和苦難。

在這方面,中巴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讓世界看到了中巴的擔當,看到了“全球南方”的力量,也看到了和平的某種希望。

以前發生衝突,最常見的斡旋力量,美國、俄羅斯(蘇聯)和歐洲,但現在,中國、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正越來越多地,也越來越自信地走到前臺。

這個世界,確實變了。

圖爲會議現場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解決烏克蘭危機,中國和巴西,以及“和平之友”,將是一支重要的斡旋力量,甚至是最關鍵的力量。

瑞士的態度在改變,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排除更多西方國家,包括主要西方國家,也會改變態度,參與到和平進程。畢竟,和平也符合它們的利益。

這,還只是“和平之友”的初次亮相。

王毅就說,“和平之友”不是要在衝突中選邊站隊,不是要搞集團對抗,也不是要取代現有平臺。我們希望依託聯合國,匯聚更多“全球南方”國家,發出更多客觀、平衡、理性的聲音,爲停火止戰、重啓和談積累條件、營造氛圍。

他並且說,“和平之友”是開放的,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參加進來。

畢竟,衆人拾柴火焰高,支持和平的聲音越響亮,和平實現的希望就越大。用王毅的話說,種下和平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破土發芽,成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