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CC雙主席詹永新答南財:海洋國際合作是客觀要求,生物、智能等新經濟領域存在合作機遇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 青島報道
10月24日,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對話會(簡稱“對話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全球近500名海洋領域專家學者和機構代表參會,就東亞地區及全球各國在海洋機制建設、科技創新、生態治理、產業促進等方面的深化合作展開探討,推動各方力量共同應對挑戰,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對話會由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山東省海洋局、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主辦,“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承辦,是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的重要板塊之一,以“‘海洋十年’和合共生”爲主題,分爲“共建”“共享”“共商”“共贏”四大主題篇章。
對話會現場,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雙主席、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詹永新表示,在海洋領域,推進國際合作是客觀要求,未來在海洋生物、數字智能、綠色可持續等新經濟領域存在較大的國際合作機遇,中國應大力推動海洋合作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增強中國海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PECC)是由工商企業界、政府和學術界三方人士組成、協商性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作爲APEC正式觀察員,目前PECC正式成員已囊括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談及未來全球海洋經濟合作發展的趨勢與方向,詹永新在迴應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全球海洋經貿合作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的確存在一些困難,但合作機會仍然存在。
“我們面臨着一些共同的任務、共同的挑戰,比如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等。在海洋領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來做的,缺少誰家都不行,推進海洋國際合作是一個客觀要求。同時,生物經濟、智能經濟、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經濟領域的發展也給大家提供了機會,所以我想國際合作的機會還是存在的。”詹永新表示。
詹永新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透露,目前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內部正在推進有關海洋可持續發展、深海合作等領域課題研討,聯合理事會成員、合作伙伴打造開放式合作模式,未來也希望能夠推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與聯合國“海洋十年”框架倡議建立更密切聯繫。
未來,在全球海洋合作持續推進的進程中,中國將扮演什麼角色?“中國是海洋大國,正在邁向海洋強國。那麼在這方面,中國要提供自己的一些思考,在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全球海洋治理等領域提供中國的方案和智慧,這是必然的。”詹永新說。
爲進一步推進地區間海洋合作,詹永新建議,中國可大力推動海洋合作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一方面,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海洋科技交流與合作,推動海洋科技創新發展,共同應對海洋污染、氣候變化等挑戰。另一方面,發揮中國豐富的海洋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文化交流和旅遊合作,共同打造海洋文化旅遊平臺。
同時,詹永新表示,中國在推動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堅持獨立自主的同時,也應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向國際高標準看齊,發揮國際平臺作用,積極引進高新技術,推動中國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產業園區,把海洋高端裝備製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水淡化等產業打造成拳頭產業,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增強中國海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