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零碳臺北 公部門帶頭改綠建築

臺北市長柯文哲24日參加「2022 SDGs國際論壇」,他演講提及能源轉型應由中央政府規畫,但地方政府也不能一直等。(臺北市政府提供/張立勳臺北傳真)

歐洲在臺商務協會24日舉辦「2022 SDGs國際論壇」,臺北市長柯文哲指出,能源轉型應該由中央政府規畫,但地方政府也不能一直等,市府已把「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送進市議會,盼透過公私協力、行爲改變降低碳排。

全世界135個國家、1049座城市宣示2050年前達淨零排放,柯文哲昨演講時說明,要達到「零碳臺北」目標,市府要處理包括減少農業碳排放1萬噸、廢棄物12萬噸、工業38萬噸、運輸222萬噸、服務業降低719萬噸、住宅則需減250萬噸,總共約須減量1226萬噸。

他說,2030年近程目標,住商部門要採用智慧零碳建築,新建建築需符合能效1級,公有建築目標累積翻修27%樓地板面積,綠運輸低碳交通比例期望達到70%,包含設置2000個充電格、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電動機車佔新售機車35%,廢棄物部門將採全循環零廢棄,資源回收率達70%、污水處理人口比率達94%。

不過,柯文哲認爲,能源轉型應由中央政府規畫,但地方政府也不能一直等,市府已把「淨零排放自治條例」送進議會,希望透過公私協力、行爲改變降低碳排。

柯文哲強調,公部門必須率先示範綠建築低碳改造,2030年在社會住宅、公共工程揭露低碳能效,每年翻修3%公有建築,公共工程做生命週期零碳設計示範及社宅導入氫燃料電池,此外,共享經濟是時代潮流,北市除了共享運具,公館商圈也示範循環容器,買咖啡、手搖飲先付費使用循環容器,喝完飲料把容器交給回收站即會退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