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院士:科學強國的精神支撐
作者:潘建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
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新中國成立之初,在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感召之下,一大批留學海外的愛國科學家紛紛回國,爲新中國的科技起步、爲國防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老一輩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和無私奉獻,實現了“兩彈一星”的壯舉,奠定了我們國家穩固的大國地位,完成了那一代科學家的使命。
改革開放後,廣大科技工作者繼續肩負起科教興國、科技強國的使命,爲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持續時間長、競爭力強的新優勢。因此,新時代的科學家要努力實現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將更多的關鍵核心技術牢固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成爲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人民生活福祉。在新時代建設科技強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需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如同我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趙忠堯在他寫的《我的回憶》裡專門講到的那樣,“回想自己一生,經歷過許多坎坷,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國繁榮昌盛,科學發達。我們已經盡了自己的力量,但國家尚未擺脫貧窮與落後,尚需當今與後世無私的有爲青年再接再厲,繼續努力”。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重要價值,就是鼓舞當代科技工作者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個人的科學追求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去。
在新時代踐行科學家精神,需要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一些“卡脖子”問題開始顯現,對我們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創新是科技進步的靈魂。當代科技工作者更要有敢爲人先的魄力,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來努力推進科研工作,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當代的科技創新一方面要聚焦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領域,解決“卡脖子”問題,打破國際壟斷和技術壁壘,有效支撐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要聚焦事關國家長遠發展、可能催生變革性技術和產業革命的戰略必爭領域,佔據科技制高點,成爲領跑者和開拓者。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取得重要進展,在量子信息、幹細胞、腦科學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如果說楊振寧、李政道等向世界證明中國科學家在國外可以取得傑出的科學成就,那麼近年來所涌現的這一批重大原創成果表明中國科學家在國內一樣能夠取得傑出的成就。只要廣大科技工作者進一步發揚敢於擔當、敢爲人先的精神,一定能夠在更多的領域實現新突破。
在新時代踐行科學家精神,需要以開放的態度、“可控開源”的方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當代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幾乎都是全球範圍內科技人員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的結果。有能力作出世界一流科技創新的科學家應具有國際化視野,能敏銳地跟蹤和把握國際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與國際同行之間積極進行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下進行國際合作交流,必須堅持底線思維,不能僅滿足於直接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成果,而是要以“可控開源”的方式充分利用國際智力資源。“可控”是要在若干環節具有非對稱優勢,他國就難以在其他環節對我“卡脖子”;“開源”是在此基礎上互通有無、博採衆長。
在新時代踐行科學家精神,需要關注青年人才的成長,讓處於“黃金年齡”的優秀青年人才潛心學術,充分發揮旺盛的創造力。提攜後進是將科教報國的使命薪火相傳的責任,也是學術界應該一直恪守和提倡的胸襟與情懷。我曾經看過嚴濟慈在法國留學期間的家書。讓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在信中多次提及熊慶來、何魯、胡剛復等老師給他寄錢資助他留學。正是這些老師的資助,才使得他得以完成學業,成就一代科學巨匠。研究表明,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取得重大成果呈現年齡集中特點,往往在黃金年齡時期創新思維活躍,取得重大的科學突破。例如,諾貝爾獲獎者取得成果的平均年齡爲40多歲。因此,應使正處於黃金年齡的創新型科技人才對科技資源分配擁有充分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同時,處於黃金年齡的科技人才往往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應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使他們沒有生活負擔和後顧之憂。
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科學救國”“科學報國”再到“科學強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當代中國科技工作者,應當堅定踐行科學家精神,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爲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
來源:學習時報
往期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