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全球瘦身:大中華區已裁減近2000名員工
本報記者 吳清 北京報道
10月17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電信巨頭諾基亞已在中國裁減近2000個工作崗位,這是該公司爲應對低迷的電信設備市場而實施的大規模成本削減計劃的一部分。
該知情人士稱,此次裁員是諾基亞去年宣佈的一項大規模裁員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裁減多達14000名員工。根據諾基亞財報,截至2023年年底,諾基亞在大中華區和歐洲分別擁有約10400名員工和37400名員工。
此外,諾基亞近期計劃在歐洲再削減350個工作崗位,持續裁員調整背後,是公司業績承壓。《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由於電信運營商推遲或縮減昂貴的基礎設施升級計劃,諾基亞、愛立信等老牌電信巨頭銷售受到衝擊,近期一直在削減成本。而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5G市場,歐洲公司的競爭力也不如華爲和中興通訊等本土競爭對手。
記者就相關問題聯繫採訪諾基亞方面,未得到對方正面迴應。不過近期一位諾基亞發言人表示,諾基亞目前在中國設備市場的總份額不到5%。爲此公司一直在縮減其在中國的業務,今年早些時候還出售了其與華爲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的部分股權。
持續瘦身
此次,諾基亞在大中華區裁員近2000人,佔該區域員工總數的20%左右。這已經不是諾基亞大中華區第一次爆出裁員的消息了。
早在今年7月份,就有消息稱,諾基亞南京研發中心即將於8月關閉。據諾基亞官網介紹,此次南京有超過600名員工離職。
南京裁員的消息曝光後,又有業內人士稱,杭州公司也受到影響:“杭州年底先留一半,剩下的看明年”“感覺遲早的事”“杭州應該會留一部分人,維護5G後期、客戶業務”。
在求職社區平臺脈脈上,記者看到,有知情人士稱,現在的諾基亞是老諾基亞的通信設備部門,加上原先西門子和朗訊的通信部門。近些年通信行業內卷嚴重,利潤下行,所以需要報團取暖。
上述知情人士稱,去年還有消息說,原先上海諾基亞貝爾軟件有限公司的員工,被要求離職,如果不同意就要轉崗去青島等地。
諾基亞發言人表示,作爲其更廣泛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已經裁員7500人,並表示迄今爲止已削減了5億歐元的成本。
“裁員原因很簡單,生意和預期不好,就要節衣縮食、以渡難關。”一位通信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由於全球電信設備上的投資趨於謹慎,行業競爭趨於白熱化,諾基亞海外5G市場拓展不及預期,生意不好做。諾基亞也希望通過裁員節省出約12億美元的費用。
該通信行業人士稱,考慮到目前諾基亞之前已逐步退出手機業務,且通信網絡領域的發展頗爲突出,此次大舉裁員引發業內高度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諾基亞也在歐洲進行了業務調整。諾基亞已通知歐洲工會,將在歐洲再裁員350人,其中48人在公司總部芬蘭。這一系列裁員措施顯示出諾基亞在全球範圍內的戰略收縮動向。
諾基亞的裁員計劃還在繼續。諾基亞發言人表示,公司計劃到2026年將員工人數從宣佈裁員時的大約86000人減少到72000至77000人之間,目前諾基亞擁有超過78500名員工。
業績承壓
近年來,面對來自華爲、中興等國內競爭對手的強力競爭,諾基亞、愛立信等老牌通信巨頭市場份額被不斷壓縮,業績持續承壓。
早在2020年,諾基亞通信業務壓力就已大增,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諾基亞接連痛失了PON、傳輸、路由器、5G等大單。
當年3月31日,中國移動2020年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中採購,諾基亞榜上無名。4月24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5G集採中,諾基亞又一次封零退場。近700億元的單子被華爲、中興、愛立信和中國信科(大唐移動)分得,諾基亞依然顆粒無收。
“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應該還是,諾基亞自身的產品和方案沒有達到客戶的要求,或者相比競品缺乏優勢。”上述通信行業人士稱。
長期以來諾基亞的研發重點主要在5G毫米波和歐美市場,在中國5G頻譜等技術的定製產品上投入較少。同時,華爲、中興等都針對國內市場,積極推出各種有競爭力的產品。而且諾基亞的供貨能力也存在一些短板,此前就有韓國媒體報道,由於諾基亞5G設備供貨推遲3個月,拖累了韓國5G建設進度。
在全球最大5G市場中國,諾基亞正在輸給華爲、中興等本土競爭對手。此前諾基亞發言人曾坦承,諾基亞目前在中國電信設備市場的總份額已不到5%。
曾幾何時,大中華區是諾基亞的第二大市場。2019年,諾基亞約27%的淨銷售額來自大中華區,而在最近一個季度,這一比例已降至不到6%。
2024年10月17日,諾基亞公佈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淨銷售額爲43.3億歐元,同比下降8%,不及分析師普遍預期的47.3億歐元,經調整營業利潤爲4.54億歐元,同比增長9%。諾基亞正是在宣佈第三季度銷售額不及分析師預期的當天,表示復甦速度慢於預期,並披露了裁員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歐洲電信巨頭愛立信也正在推行大規模成本削減計劃,其去年宣佈計劃裁員8500人。
“全球化浪潮下,沒有地區和企業能獨善其身,只有加強溝通和合作,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上述通信行業人士稱,而對於企業來說,提升自身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纔是根本。
(編輯:張靖超 審覈: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