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向“新”而行 農機報廢更新爲沃野添動能

(原標題:農業現代化向“新”而行 農機報廢更新爲沃野添動能)

農機給力,種地省力。先進實用的農機裝備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關鍵生產要素。

大面積秋收到來之際,農機市場再迎利好。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大工作力度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的補充通知》(以下簡稱《補充通知》),提出要持續實施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加力推進老舊農機報廢更新,加快農機結構調整。

在湖南,新一輪農機報廢更新行動啓動。“與之前政策相比,補貼範圍更寬、額度更高、辦理更快。”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農機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補貼範圍有拖拉機、水稻插秧機、聯合收割機等9類機具,省級補貼範圍擴大到包括履帶自走式旋耕機、育秧(苗)播種設備等6類機具。國、省兩級支持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機具種類總共達到15類。

在甘肅,日前出臺的《甘肅省老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專項行動方案》明確了農機報廢補貼對象、資金分配機制、回收拆解企業遴選標準等內容,通過簡化便民服務流程,全面推進農機裝備更新換代。

“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將旋耕機、微耕機、打(壓)捆機等6類機具全部納入報廢補貼範圍,支持生產和經銷企業成爲報廢更新回收新主體,加快推動報廢更新政策實施。”甘肅省農機監理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力爭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機具數量達到8700臺以上,爲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業綠色發展。

我國是世界第一農機制造大國和消費大國,擁有包括動力、耕整、播種、植保、收穫、秸稈處理和烘乾等在內的萬億元級別的各種農機具,爲大規模農機裝備更新提供了豐富供應。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全國每年更新換代的農機價值高達3000億元左右。“老舊農業機械大規模更新將會促進農機消費,給低迷的農機市場注入新動能,加快農機市場結構調整,推動農機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有助於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生態環保型社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範建華認爲。

《補充通知》明確,各省可在現行報廢補貼範圍基礎上,聚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結合實際自行確定不超過6個機具種類新增納入報廢補貼範圍。報廢20馬力以下拖拉機,單臺最高報廢補貼額由1000元提高到1500元;報廢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播種機並新購置同種類機具,按不超過50%提高報廢補貼標準;報廢並更新購置採棉機,單臺最高報廢補貼額由3萬元提高到6萬元。

當前,從用戶角度來看,農民越來越重視農機品牌和性能,像裝有北斗定位系統的農機產品更受市場青睞。

從農機制造企業來看,老舊農機大規模更新的需求帶來了更爲廣闊的市場空間,企業有意願加力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生產出更好的農機產品,形成農機全產業鏈的良性循環。

裝備一小步,產業一大步,農業現代化須向“新”而行。當前,距離全國大面積秋收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利用好農機迭代換新政策“組合拳”,不斷提升我國農機裝備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不僅有利於促進農機工業發展壯大,更有利於不斷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