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研究院動物科技研究所副所長林傳順 追求產能品質 須兼顧環境友善

農業科技研究院動物科技研究所副所長林傳順

畜牧生產的目的已經不僅止於追求量的增加,已進階到改善質的提升,但是提供安全健康乃至於友善環境的畜產品並非一蹴可幾,得仰賴包括遺傳育種、動物營養、組織生理、生物化學、產品加工等各門科學及專業,例如:透過選拔體質佳產能高的動物品系,並善用各種飼料成分以調配出適合各階段生長與維持所需的營養飼糧,過程中必須掌握組織發育與生理反應及分子層級的生化訊息以瞭解物質代謝機制,才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此外,還要搭配飼養管理技術以便於牧場有效管理,使生產端井然有序,乃至於借重產品加工技術彰顯優質乳、肉、蛋品的附加價值,並在追求產能的同時兼顧環保考量以求友善環境、永續經營。雖然透過種種的科學化程序可以提高技術之再現性,但是生命科學的奧妙之處,就是存在着個體差異,如何在同中存異的挑戰下更精準的解讀生物資訊,一直是產官學研各界腦力激盪的問題,其中導入AI、IoT技術與大數據分析,是近來跨域整合的重要方向,讓每門看似自成一格的科學,可以透過新世代工具進而環環相扣,讓動物科學與資通訊專長得以強強聯手,更精準地爲畜牧生產過程的關鍵問題,找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案,所以精準營養不只是營養,而是以精準科學的角度出發,讓每門科學得以分進合擊,透過集思廣益進而專業分工,可望成爲推動產業從自動化邁向智慧化的關鍵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