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再升級 穩糧有底氣

本文轉自:江西日報

農田冬閒,河道水位較低,是興修農田水利的黃金時期,江西省各地高標準農田的新建改造正如火如荼進行着。

1月30日,記者驅車來到南昌縣南新鄉,南新鄉山下村幹部龔建羣正站在村口,聽取種糧大戶對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的建議。

南昌縣南新鄉耕地面積約10萬畝,糧食年產量近兩億斤,是南昌縣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2024年,該縣將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7萬畝,其中改造提升面積1.5萬畝,項目計劃總投資5100萬元,涉及6個鄉鎮,南新鄉是其中之一。

“趁着這兩天下雨,我們和一組的幾個種糧大戶實地查看了施工質量和進度。”龔建羣說,這次高標準農田建設與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讓村幹部、種糧大戶、羣衆代表等參與項目監督。去年9月,項目一啓動,該村就組建了2個監督小組。

“這次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新建了機井4座,排水溝增加了3公里,以後不怕旱、不怕澇,再大的農機也進得來。”村民黃國春表示,因爲山下村的高標準農田是12年前建設的,部分設施已經跟不上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2022年嚴重乾旱又導致部分田塊受災,旱澇保收成爲他最大的訴求。他開心地告訴記者,自己承包的30畝耕地也納入了這次項目建設。

農田升級,農戶種植的意願也在提升。

“這兩天正和豐洲村談土地流轉的事情,準備再流轉1500畝,加上去年種植的600畝,今年流轉面積可達2100畝。”隨着春耕的日子越來越近,南新鄉“農機大王”劉峰忙得不可開交:一邊加快對40多臺農機檢修,一邊洽談土地流轉,而去年5月建成的育秧工廠,最近也是訂單不斷。

“高標準農田田塊大、路好走、用水方便,可以實現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畝均節約成本約300元。”掐着手指,劉峰給記者算起了賬,“以插秧爲例,用大型插秧機一天可以完成幾十畝田,和人工插秧相比,不僅效率高,畝均成本只有人工的一半。”去年,劉峰兄弟二人種植600畝水稻,耕種管收實現全程機械化,畝均收益近千元。

高標準農田正在成爲我省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支撐。數據顯示:去年,全省糧食作物畝均單產388.3公斤,比上年增產8.4公斤;早稻單產增量位居全國第一。(全媒體記者 李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