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情農事】美農米:美濃菸葉與稻米的前世今生

「期待擴展稻米耕作面積,打造農企業。」曾毅平說。

【文字 郭正偉/攝影 吳尚鴻】

「作爲生產者,你覺得高雄147號怎麼煮最好吃?」愛吃如我,採訪總最愛先問這種事。

燄日高照,曾毅平笑起來,以他綠黃稻作輕輕搖晃的比賽田爲背景,世界跟他的表情一樣明亮,「怎麼煮都好吃!但我覺得,最好吃的方法,應該是包裝上寫的。」他指的,是美濃區農會自創品牌、申請商標的「美農米」,特別爲高雄147號香米打造獨樹一幟亮橘包裝,上頭就印着烹調法。

圖a最講究的吃米之道需慢慢來。

圖b最講究的吃米之道需慢慢來。

今年三十七歲的曾毅平,二○二三年以高雄147號米拿下「美濃地區良質米競賽」冠軍,晉身最年輕的美濃冠軍米王;同年在農業部農糧署舉辦的「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中,也以新人之姿拿下「好米組」亞軍。他謙虛表示受到許多種稻前輩、專家學者的協助,纔會有這樣的成績。

但,其實不只是曾毅平,美濃區農會契作的高雄147號,自二○一四年起便連年於全國米質競賽中斬獲亮眼成績,在在展現美濃於後菸葉時代「稻業經濟」的成功轉型。

高雄147號香米成爲美濃稻業轉型契機。

帶迷人芋香的在地好米

「其實以前我覺得什麼米吃起來都感覺差不多。但開始契作之後,才發現好像147真的比較符合我的口感喜好。」問到自家種的米好吃在哪裡,曾毅平帶點害羞表示:「我也說不太出來,就是適口性很好,有黏性,但又不像糯米那麼黏,同時粒粒分明。咬起來帶一點淡淡的芋頭香,放涼也不會變得過硬。滿好吃的。」

提起返鄉種稻緣由,曾毅平帶點玩笑口吻坦誠:「就是單純不想在外面上班。」一開始在田間的入門技術,都是從務農的父親傳承而來。「雖然小時候有幫農經驗,但其實都沒有特別的印象。」曾毅平氣質有禮、謙虛,卻又對種植技藝與想法、需求有充分認知與自信:「種稻最簡單。」但他所謂的「簡單」,放大尺度來看,其實也與美濃在地農業發展歷程息息相關。

煙樓林立的彼時風景

過往美濃最爲人所知的是畜豬與種植菸葉。

傳統農業時代的美濃平原,常見以「兩季稻、一季煙」方式輪作;兩期水稻,裡作則種植菸葉。由當時臺灣省菸酒公賣局(今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契作與專賣菸葉,在七、八○年代的菸葉經濟高峰期,產量幾佔全臺之冠,美濃有了「煙城」之名。

往日美濃曾滿布煙田。 (攝影 孔邁隆/提供 美濃區農會)

過往風景總見煙田與煙樓。 (照片提供《月光山》雜誌)

創辦「成龍の蔬果」品牌的美濃在地鄉親蕭成龍,分享成長時期在菸葉田間的幫農經驗,「我們現在都會說公務員、銀行員是鐵飯碗,種菸葉對當時的人來說也像是一種鐵飯碗。」幾乎每個種菸葉的人,家裡都會有座煙樓,蕭成龍說,菸葉季從開始到收成,農村總動員,小孩子們也不例外,整土、育苗、製作苗牀。「這家做完,又再去幫別人家,賺我們的零用錢。」

菸葉種植、採收皆需要大量人力。收成後,爲了及時將菸葉烤乾,菸農還需要二十四小時輪班,以便注意火候、適時翻動菸葉,維持品質。客家「伙房」式家族共同體,因此顯得更緊密,另外鄰里或血緣關係相互合作的「交工組織」,也應運而生,將農村生產效能提升至最大化。

菸葉農務需要大量人力投入。 (攝影 孔邁隆/提供 美濃區農會)

一個時代的結束與出路

長期深耕美濃文化傳承的溫仲良,爲我們簡述其中發展:菸葉、肉豬與稻米,曾建構起美濃農村經濟鼎盛實力。只是一九九七年全臺豬隻遭口蹄疫疫情打擊,臺灣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爲疫區;而二○○八年起,政府也在高屏溪推動離牧政策,公告攔河堰上游集水區範圍爲「水質水量保護區」,美濃豬隻畜養就此終結。

而菸葉呢?「二○○二年臺灣加入WTO,廢止近百年的菸酒專賣制度。美濃煙葉經濟大概也就結束了。」溫仲良說。臺灣菸酒公司逐步結束菸葉契作,菸葉生產盛況就此走進歷史。

九○年代便預見農事蕭條的在地居民與各界人士,早已提前研議、奔走,爲美濃平原在地經濟發展尋找出路。

溫仲良在內的在地人,努力爲美濃髮展尋新路。 (攝影 陳玠廷)

來吧!用契作稻米突圍

推動稻米產業轉型,公糧種植與品種契作並行,便是其中重要策略之一。

二○○二年起,美濃區農會以美農米爲自創品牌商標,經營包裝米。契作稻種歷經臺稉2號、高雄145號;二○一二年取得高雄147號技術移轉與品種權,成爲現在美農米單一契作品種。

「除了跟我爸爸學技術,農會會舉辦研習,也可以從那邊得到種植的技術與知識。」因此收穫良多的曾毅平說:「研習講師多是高雄農改場的研究人員,我也會課後請教問題,像是該怎麼用肥、用肥的時間點等。有現在這些成績,都是這些老師的協助。」

農會建立健全契作模式,從稻種授權、育苗、收割、烘乾與倉儲,均爲高雄147號專用;農會推广部也積極在契作前舉辦說明會,不定時舉辦講座、研習,協助提升植稻技術,促進稻農相互交流等,「在美濃種稻」的入門才因此變得簡單。

上市即銷售一空的得獎米。 (照片提供 美濃區農會)

曾毅平感謝高雄農改場的諸多技術指導。

另外,農民願意選擇與農會契作,還有個重要誘因。「跟農會契作147,收購價格會高一點。轉換成『米存摺』的比率也比較好。」曾毅平解釋。米存摺是美濃區農會獨步全臺首創的「白米寄存」模式,讓農人在需要時,可自行至農會提領高雄147號白米。

「讓稻農能吃到自己種的米,或是送給親戚朋友一起品嚐,是米存摺初衷。」

美濃區農會獨步全臺的米存摺。 (攝影 曾毅平)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鄉間小路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鄉間小路粉專》。

※本文由鄉間小路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