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存檔 | 世界很大,快樂很貴,我很值得!
2024年,“情緒價值”四個字越來越容易被人們提及。大家更多地意識到“情緒價值”不只是來自索取,更多的是自我提供。
隨之而來,“悅己”消費全面升級,從顏值經濟到情緒價值,購買的不只是商品,更是對自己說“我值得”的配得感。無論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買鳥買lu去健身房發泄,或是宅家咕卡擺陣拍谷美——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背後藏着一顆顆渴望被快樂的心。
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國內出遊人次突破42億,花費4.35萬億元,旅遊市場熱度飆升新高。但這屆旅行者的玩法早已和過去不同——相較於單純追求“好山好水好風景”,他們更喜歡跟着自己的喜好和情緒走,甚至追隨一個文化IP,深入探討和體驗當地文化,開啓全新的“沉浸式旅行”。
國產遊戲《黑神話:悟空》“文旅×IP”的結合,讓隰縣小西天、洪洞廣勝寺、應縣木塔等取景地走入了大家的視野。“山西旅遊”詞條的搜索量在2024年9月同比暴漲3178%。
再看哈爾濱,文旅助力下的冰雕雪景、中央大街的俄式風情、老道外的地道美食,吸引了多地遊客北上,感受這座城市的溫暖與厚重。
2024年的旅行,不再只是拍拍照、發發圈,而是通過一個IP、一座城市,找到與自己情緒共振的點。City Walk、菜市場旅行、景區沉浸式劇本殺……這些新玩法讓遊客從“局外人”變成“親歷者”,從“旁觀者”轉爲“故事傳播者”。
哈爾濱文旅爲了給遠道而來的遊客更好的體驗感,
根據地理位置的優勢,運用了不少巧思。
小紅書@z18 ▐
運動已經悄悄從“我一個人默默努力出好身材”變成了“我和朋友一起擺脫班味”。健身房不再是肌肉猛男的專屬地,更多人開始把它當作“社交新場景”。從“擼鐵搭子”到“慢跑隊友”,甚至一個槳板都能劃出無數新朋友。運動圈層成了年輕人解壓、交友的快樂秘方。
運動消費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根據《抖音電商2024年體育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24年體育類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82%,其中運動服飾成爲最暢銷的體育類商品,618活動時,品牌運動戶外服飾鞋履銷售額同比爆發近350%。買裝備已經成爲健身第一步,畢竟“裝備到位,心態不累”。
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跑團,運動也被賦予了社交屬性▐
隨着健康意識的覺醒,養生早已不再是“保養身體”的代名詞,而是一種全新的情緒管理方式。數據顯示,63%的年輕人覺得自己正處於亞健康狀態。有趣的是,18到35歲的年輕人撐起了83.7%的養生消費市場,他們追求的不只是健康,更是一種身心雙修的生活哲學。
今天的養生食品,早就甩掉了“清湯寡水”的刻板印象。紅酒加枸杞的“朋克養生”玩笑成了過去式,而低糖低脂的貝果、凍幹食品的便捷魔力,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心頭好。再加上中藥冰激凌、養生茶飲這些“腦洞大開”的創新產品,讓人感嘆:養生還能這麼好玩!
對於年輕人來說,養生不是枯燥的義務。能吃上一份沒有負擔的健康食品,就像找到一片心靈的綠洲。它們不僅讓身體更輕盈,還能撫慰焦慮的情緒。健康和快樂兼得,這也許是現代養生的終極奧義。
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爲了順應潮流的發展,
也推出了養生茶鋪。
小紅書@章魚吃不飽 ▐
2024年,養老成了年輕人的“未來設計”課程。Z世代正在重新定義養老,年輕人早已不停留在“和姐妹們一起住養老院”的生活藍圖,他們開始聯繫高端養老院機構進行試住,體驗式養老儼然成爲一種新潮流。
隨着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出,儲蓄和投資成了許多人的新習慣,尤其是00後,他們的“搞副業”“存養老金”不僅爲眼前的生活壓力買單,更是在爲未來的退休生活鋪路。畢竟,未來的養老生活要“自由又體面”。
其背後反映的不僅是理財意識的覺醒,更是情緒消費和精神富足的延伸。年輕人已經不再滿足於眼前的物質享受,而是希望通過儲蓄、投資和健康生活方式,爲未來打造一條充滿希望的幸福之路。養老對他們來說,不是負擔,而是一次人生的“再設計”。
青年養老院的誕生,不僅能幫助年輕人重塑自我,
同齡人間的溝通,
也爲彼此更多地提供了重新出發的勇氣。
小紅書@Lu的日記 ▐
2024年註定是“燃爆”的體育大年!從巴黎奧運到中網、WTT等項目,再到游泳新星潘展樂、滑雪名人谷愛凌的熱度飆升,體育賽事不僅讓觀衆熱血沸騰,更推動了相關經濟的全面升級。
中國網球公開賽票房收入飆升至8000萬元,比去年增長了60%,30萬觀衆涌入現場,見證了一場場精彩對決;乒乓球WTT中國大滿貫也不甘示弱,票房收入高達6000萬元。比賽一票難求,連周邊商品都成了搶手貨——限量球衣、紀念玩偶、運動裝備,每一樣都在彰顯“我來過”的儀式感,2024年中網賽期的綜合消費額就超過了2500萬元,比2023年激增近40%。
體育賽事的魅力不僅在於競技本身,更在於它成爲情緒宣泄和自我激勵的最佳場域。每一場比賽,觀衆爲支持的運動員吶喊助威,釋放情緒的同時,也在心底燃起了無數次熱血與激情。通過直播平臺,觀衆的參與感被進一步放大:付費觀看、實時彈幕、互動投票……賽事不再只是屏幕上的表演,而是一次全方位的情感連接。
鄭欽文在巴黎奧運的閃耀奪冠,
不僅讓球迷看到了中國網球的未來,
還讓更多年輕一代變成了網球愛好者。
小紅書@Echooo_W ▐
“非遺”正在成爲年輕人生活裡的新潮流。從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到非遺課程和體驗活動的火爆,傳統文化用更年輕的方式走進了我們的日常。
在短視頻平臺上,“非遺+”是熱度趨勢。“非遺+美食”讓人們在味蕾的享受中感受文化的深厚底蘊,比如雲南建水紫陶小鎮的汽鍋雞,不僅好吃,還能親手體驗紫陶製作的樂趣;“非遺+旅拍”則將文化與鏡頭結合,像泉州簪花的全民推廣效應讓傳統民俗成爲旅途中的驚喜。無論是DIY一把漆扇,還是體驗簪花圍,這些創意玩法讓非遺從博物館走進了年輕人的朋友圈。
雲南騰衝的碗窯非遺體驗,
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的遊客爭相打卡。
小紅書@念念子的日常▐
對“穀子”的熱衷消費成爲年輕人表達情緒,進行社交的全新方式。從貼紙、徽章、吧唧、小卡(虛擬及實體),這些IP周邊不再只是物件,而是承載情感的“小宇宙”。
某知名品牌毛絨玩具則憑藉擬人化設計和柔軟的觸感,成了成年人的治癒神器。2024年前三季度,相關話題在小紅書的瀏覽量高達8億+,相關筆記超20萬,玩偶的“生命感”設計讓消費者感到不是在買商品,而是在迎接一位新家庭成員,甚至被帶去旅行、拍照,成爲生活中的情感錨點。
年輕人之所以願意爲這些“穀子”買單,是因爲IP賦予的情感價值和圈層認同感,讓這些小物件成爲年輕人生活中的“必需品”,無論是社交分享還是自我獨處,它們都能帶來溫暖的陪伴感。
某知名毛絨品牌深知:通過情緒價值贏得市場。
小紅書@戚殿 ▐
養寵物早已不只是“養”,更是一種情感深度鏈接。寵物從“小毛孩”進階爲“家庭成員”,成爲年輕人生活中的治癒大師。2023年,中國養寵家庭已突破一億,寵物經濟在三年內實現翻倍增長,2024年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年增長率高達5.5%。這一波熱潮的背後,是年輕人對“寵物即家人”理念的深度認同,以及他們對高質量情感陪伴的渴求。
隨着情緒經濟的崛起,寵物消費也從“吃飽喝足”的基礎需求,向“情緒驅動型消費”全面升級。如今的寵物主人不再滿足於簡單的飼養,他們願意爲“毛孩子”的生活質量投資——從高端寵物糧、定製化寵物用品,到體檢醫療服務,甚至是寵物心理陪伴項目,“寵物快樂學”儼然成了一門精緻的學問。
寵物產品定製化服務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已經逐漸趨於普及化。
小紅書@摩卡的朋友圈 ▐
2024年,年輕人的消費風向標悄然轉變,從“買買買”的物質消費轉向“我值得”的情緒價值消費。有經濟學者表示,這也是繼共享經濟、智能製造、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驅動的經濟形態之後,第五經濟的新風口。
無論是沉浸式旅行、健身房裡的社交,還是一份健康小零食,這屆消費者把“悅己”寫進了生活哲學。他們渴望通過消費提升自我、獲得情感滿足和價值認同。2024年的消費市場告訴我們,世界很大,快樂很貴,但只要能哄自己開心,一切都值得。
更多《2024存檔系列》相關閱讀——
編輯:蘭昕雨
文字&數據協助:四夕
排版:Julia
設計:姜黑勒久
圖源:小紅書、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