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姊妹會20週年 新住民在臺灣不再「被代言」

南洋臺灣姐妹會26日舉辦20週年系列講座。(簡立欣攝)

「我的母親是菲律賓人!20年前想要公開講這樣的話,並不容易……」臺菲新二代鄒佳晶就讀大學時赴蘭嶼拍原住民紀錄片,發現原住民語言和菲律賓語有相似之處,自此投入新住民社會運動。她表示,新住民在臺灣,已經「找到長出自己力量的方式」,不再是「被代言」的處境。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截至2023年9月底,新住民人口58萬9396人,已與原住民人口不相上下;其中女性新住民從「大陸新娘」、「外籍新娘」到「新住民」、「新移民」,歷經了自我認同的碰撞、調適與成長。臺灣第一個由來自東南亞的婚姻移民女性自主成立的全國性民間團體「南洋臺灣姊妹會」(TASAT)今年20週年,今(26)日下午舉行「姊妹會暨移民運動20週年系列講座」第3場《從廚房到街頭:姊姊妹妹如何站起來》、第4場《「老了」、「倒了」怎麼辦?:談談新住民的長照議題》。

身爲新二代的鄒佳晶表示,臺灣社會過去常常以貶抑眼光看待新住民,南洋姊妹嫁來臺灣,常被認定「會逃跑」、「要把她們護照收好」,這種氛圍也影響新住民二代的成長。經過很多人的努力,從識字班、到成立自己的社團、成立劇團演自己的故事、自制紀錄片、用新媒體發聲等,一直到108課綱裡,人們終於看到並接納新住民,新住民找到「長出自己力量的方法」,不再「被代言」。

南洋姊妹會現任理事長洪滿枝25年前從繁榮的越南胡志明市嫁來臺灣,原本對臺灣懷抱憧憬,來臺後才發現自己像是被關在家裡的「寵物」,頂多只能去市場買買菜。夫家親友都認爲她低他們一等,還有人會問她:「你是被多少錢買來的?」讓她非常抑鬱、憤怒,她到處找地方學中文,也接觸很多基金會,卻發現很多聲名很大的公益團體「幫助你之餘又瞧不起你」,2004年她在電視上看到南洋姊妹會,立刻去報名,從文化培力開始找回自我,看到自己的價值,總算有被尊重的感覺,也才發現一羣人才能走得遠,力量纔會大,甚至可以改變社會。

南洋姊妹會創會成員、政大社工所教授夏曉鵑表示,20年把麥克風遞給新住民姊妹時,她們都不敢講話,到現在講到不肯放麥克風,這就是培力的成果。南洋姊妹會從無到有,希望大家清楚不利處境的根源,找到自己的主體性,並參與發聲。在過程中她也一直告訴自己,不能越俎代庖,培力的主體是新住民,不是她;而隨着南洋姐妹會的自我成長,課程內容和深度也一直遞進、深化。

夏曉鵑說,許多公益團體協助南洋姐妹的同時是「假慷慨」,享受做爲「施捨者」的光環而自我感覺良好;但培力應該是解放受壓迫者,和南洋姊妹們同行,成就集體:「培力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被培力者『成爲他們自己』!」

曾任南洋姊妹劇團培訓教師的李秀珣從事劇場32年,她表示,南洋姊妹們加入劇團並不是從此畫下美好句點,很多時候會造成家庭衝突,或是去社區演出,社區居民也會覺得「這些女人幹嘛談這些事情」?走出劇團,大家都還要面對自己的生命課題;但是對參與者而言,她們提升了自我、開了眼界,已經「回不去了」。在國與國的裂縫中,南洋姊妹們看見行動與反思的循環,進而找到自己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