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慢跑遭落雷擊斃 專家曝自救關鍵:聽到雷聲立刻這樣做

專家提醒,聽到雷聲時,就該立刻尋求封閉的遮蔽物,在最後一聲雷結束的30分鐘內,都不要離開避難處所。(資料照/shutterstock)

苗栗一名憲兵退伍的男子日前傍晚在河堤慢跑,遭落雷擊中,搶救送醫仍不治身亡,意外現場剩下爆破的慢跑鞋,以及大片被炸裂的水泥鋪地。(本報系資料照)

苗栗一名憲兵退伍的男子日前傍晚在河堤慢跑,遭落雷擊中,搶救送醫仍不治身亡,意外現場剩下爆破的慢跑鞋,以及大片被炸裂的水泥鋪地。氣象專家吳聖宇提醒,聽到雷聲時,就該立刻尋求封閉的遮蔽物,在最後一聲雷結束的30分鐘內,都不要離開避難處所。

31歲的劉姓男子平常擔任健身教練,13日傍晚在苗栗市後龍溪堤防慢跑時不幸遭雷擊斃,猛烈的電流從頭部灌入、右腳竄出,儘管男子一度恢復生命跡象,最後仍因內臟功能嚴重受損宣告不治。

天氣專家吳聖宇對此新聞感到非常遺憾,於臉書發文透露「你必須瞭解的關於閃電的幾件事」,提醒民衆如何預防雷擊。吳聖宇指出,當雷雨胞已經在上空時,實際上戶外已經沒有所謂「安全」的地方,「聽到雷聲就表示閃電已經接近到足以擊中你了。」

因此,聽到雷聲後應該要立刻躲進安全的地方,吳聖宇解釋,所謂安全的地方,是指帶有電力或其他管線的可封閉式建築物(四面都有牆壁),或是躲進車子裡面,但車子必須具有金屬車頂,以及可以關閉的窗戶。

聽到最後一聲雷聲之後的「三十分鐘」之內,都不要離開安全的避難場所。吳聖宇提醒,這是參照美國建議,但臺灣熱對流多變,30分鐘只能是個起碼的安全基準。

部立苗栗醫院副院長蔡昌宏指出,應對雷擊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呼籲民衆在下大雷雨期間,應避免外出或前往空曠處,以減少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