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四大片區還有沒有戲?

熟悉南京規劃的朋友都知道,南京在城市規劃層面具有很高的設計水平,氣勢恢宏,佈局長遠。但受限於一些大家熟知的客觀原因,導致不少規劃設計雖然很好,但始終落不了地,造就了不少遺憾。而四大工業片區如今的局面實際上也是如此,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10年前南京出過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就是要推進四大片區工業佈局調整,這四大片區大家都很熟悉,包括金陵石化及周邊地區、大廠地區、梅山鋼鐵及周邊地區和長江二橋至三橋沿岸(含八卦洲)。二橋與三橋之間的燕子磯已經完成搬遷,實際上現在也就剩大橋旁還有一些。

而根據當時的這個決定,這四大片區都將成爲全新的城市區域,甚至都有各自的區域性CBD,這對於周邊居民來說還是很讓人興奮的。當時四大片區產業結構偏重,能耗高、污染重,經濟效益偏低,某種程度上已不能適應南京產業結構佈局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可以說工業成就了南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困住了南京。2014年南京二產佔比高達41.7%,而同期的上海只有34.66%。

南京經過多年努力,二產比重一直在下降,截止2023年,南京二產佔比已經降到了34%,對於二產主導的城市來說已經是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當然實際上這個比重還不夠低。

那麼能不能再降?理論上當然可以,但接下來就面臨一個問題,如果南京繼續把這些二產移出去,那麼有沒有足夠多、足夠強的三產來填補?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而且雖然這些年我們認爲三產的發展更加重要,但這並不意味着二產可以拋棄。在南京還沒有完成產業轉型的階段,率先丟掉傳統產業是存在很大風險的。

所以10年過去了,這四大片區並沒有迎來真正的變化,反而去年下半年,10年前推進四大片區工業佈局調整的決定被廢止,四大片區的命運再次被改寫。

既然決定不搬,那麼如何面對這四大片區未來的發展呢?這是大家很關心的事情,要想解決問題,就得先知道痛點到底是什麼?

根據我的觀察,實際上四大片區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污染一個是交通。重工業污染的問題如果可以解決好,實際上大家並不反對住在重工業區旁邊。但這裡面有個問題,一個是環保設施能不能及時的更新,另一個是有沒有及時有效的監管,以空氣污染爲例,存不存在白天確實沒有味道,但到晚上卻不啓用環保設備偷排廢氣的現象,如果有能不能切實有效的管理或處罰,以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

而交通也是一個問題,這四大工業區從南京的角度來說,不搬肯定是有原因的,但對於周邊居民來說,大多數還是希望能夠搬走,除了存在的污染問題交通就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原因。

這些工業區大多很有年頭,那個時候很少有所謂路網或地塊的概念,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直接圈一大塊地就開幹了,這就對城市未來的現代化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很多時候盼星星盼月亮的路修到廠區跟前就修不動了,而且很多年都無法解決,甚至地鐵、快速路這些重點民生工程受阻被延誤,所以你讓周邊的居民如何開心得起來。

個人認爲雖然決定四大工業片區不搬了,高大上的CBD或者高端的研發園區暫時沒有了也沒關係,但該解決的問題還是要解決。比如四大工業片區能不能儘量與周邊的城市區域保持路網統一,讓廠區與城市通過毛細血管連起來,成爲一個良性的整體,而不要像一塊腫瘤堵在那裡。被廠區圈起來的江邊能不能適當開放,如果因爲碼頭實在讓不出來,能不能修一條高線公園(高架步行與騎行廊道),讓周邊居民也能有機會親近濱江,同時一睹南京壯美的重工之美,解決方案總是有的,關鍵願不願意花這個心思,解決痛點。

當有重點道路尤其是快速路需要經過廠區的時候,能不能有更加積極的態度主動騰挪一些設施爲民生工程讓路。你讓周邊居民不覺得心堵了,舒坦了,自然會受歡迎,這樣的二產在南京纔會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