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出現反常高溫,再次敲響氣候變化警鐘
摘要:有研究顯示,過去30多年裡,南極地區的變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3倍多。
目前正值南半球隆冬季節,但多家氣象機構觀測到南極地區時隔兩年再次出現反常高溫天氣,比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約10攝氏度,再次敲響氣候變化警鐘。
又“發高燒”
隨着地球面臨“最熱一天”、“最熱一年”,一向寒冷的南極地區也面臨“烤驗”。
美國緬因大學和英國商業氣象服務機構MetDesk的觀測數據顯示,與往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南極地區7月氣溫高出約10攝氏度,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升溫28攝氏度。
據報道,華盛頓大學的大氣科學家愛德華·布蘭查德認爲,這次熱浪對南極地區的影響可能創下新紀錄。“熱浪的巨大足跡也很引人注目,覆蓋南極洲東部大部分地區。”
在氣象分析師斯蒂法諾·巴蒂斯塔看來,南極地區面臨自2002年以來最熱7月,氣溫比往年平均水平高出約6.3攝氏度。7月20日至30日,當地氣象站測得平均氣溫爲零下47.6攝氏度,這與南極地區2月底時,也就是夏天結束時的氣溫相當,可見反常。
巴蒂斯塔還說,相比強度,此輪高溫的持續時間更不尋常。
MetDesk主管邁克爾·杜克斯也認爲,儘管個別日子裡的高溫引人關注,但更重要的是南極地區7月平均氣溫上升。
這是南極地區時隔兩年再次出現反常高溫天氣。2022年3月,多名氣象學家觀測到南北兩極地區均出現極端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氣溫超出往年同期平均水平30攝氏度至40攝氏度。當時,南極地區測得氣溫爲零下11.5攝氏度,創下新紀錄。
還有數據顯示,在2019年至2020年的南半球夏天期間,南極地區出現有記錄以來的首次熱浪。當地氣象站測得最高氣溫爲9.2攝氏度,比當地平均最高氣溫高6.9攝氏度,最低氣溫也達到破紀錄的2.5攝氏度。
多重因素
導致南極地區此輪高溫的具體原因仍有待研究證實,但科學家們表示,目前看來,極地渦旋減弱是原因之一。
極地渦旋是南極或北極下沉的冷空氣受阻,停止環流並就地旋轉,進而形成繞極地旋轉的一股環流,冬季較強,夏季減弱。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大氣科學家艾米·巴特勒說,在南半球的冬季,極地渦旋通常表現穩定、強勁。但今年,大氣波擠壓導致其減弱,高空溫度飆升,即“平流層爆發性增溫”現象。
“平流層爆發性增溫”還可能削弱南極地區周圍的西風帶,使得通常被限制在南極地區附近的冷空氣轉向北方。
至於極地渦旋爲何狀態不穩定,可能是受到全球大氣運動複雜性的影響。同時,全球科學界有一個共識——隨着全球日益變暖,原有的氣候模式被打破,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更頻繁出現。
導致南極地區高溫的另一個因素可能是海冰面積減少。在通常情況下,海冰會通過兩種方式來幫助極地地區降溫。一是將陽光進行反射,二是擔當冷空氣和溫暖海水之間的屏障。
但有數據顯示,近年來,南極地區冰川加速融化,海冰面積不斷減少,去年8月降至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衛星監測以來最低水平,比往年同期減少約12%。
還有觀點認爲,南極地區此輪高溫或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今年3月,世界氣象組織說,去年延續至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高峰已過,但影響仍將持續。此輪厄爾尼諾現象是有記錄以來最強的5次之一。
不祥信號
在接下來的10天裡,預計南極洲部分地區的氣溫仍將高於往年同期平均水平。有評論稱,這是一個不祥的信號,表明在越來越暖的地球上,極地地區可能會出現更多高溫天氣。
而極地地區被視爲體現氣候變化趨勢的“放大器”。有研究顯示,過去30多年裡,南極地區的變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3倍多。
此外,地球南北極在調節氣候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着核心作用,冰川消融會對生態系統、水資源產生影響並造成海平面上升……
同樣令人難以忽視的是,近年來,其他地區的高溫數據也在不斷被刷新。
受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現象加劇等因素影響,全球氣溫升高至前所未有水平,2024年可能“碾壓”2023年,成爲新的最熱一年。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數據還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已連續12個月比工業化前(1850年至1900年)高出1.5攝氏度。
7月22日,全球日平均氣溫爲17.16攝氏度,是自1940年開始記錄相關數據以來最熱一天。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