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15週年追蹤調查 曝災後心理復原關鍵

陽明交大臨牀護理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律言。(陽明交大提供)

目前已進入颱風季,強烈風雨常導致偏鄉部落被摧毀,面對家園重建過程,災民心理恢復情況引起學界關注。陽明交大護理學院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合作,透過追蹤調查發現,災後被迅速安置到穩定住所的災民,雖然一開始的心理壓力較低,但隨着時間推移,心理壓力卻上升,最後反而變得相對較高。這項研究刊登在國際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

陽明交大護理學院攜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合作,調查15年前莫拉克風災房屋嚴重損毀的1236個家庭,歷經10年進行追蹤調查。

依照追蹤來看,相較之下,那些災難發生後沒有馬上遷入永久房屋的災民,可能花了好幾年,才找到穩定住處,雖也經歷過一次或多次搬遷,但是由於在搬遷之前有較多時間來準備或適應,因此長期心理恢復狀況顯著較佳。

參與這項調查的陽明交大臨牀護理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律言表示,在搬遷前有較長的時間進行準備或調適的災民,其長期心理復原狀況較沒時間準備的災民好。

陳律言提到,無論是經歷一次大搬遷還是兩次搬遷,情況皆是如此。這項發現顯示,天然災害發生後,如果能夠讓災民們有更多的時間討論及決定搬遷的時間或地點,應該是減輕災民們在災後長期心理壓力的關鍵因素。

過去也有部分研究或報導指出,永久屋對社區凝聚與文化傳承的不利影響,甚至衍生出土地及居住權的爭議,難以協助災民安居樂業。

近年臺灣甚至全球面臨極端氣候威脅,研究團隊認爲,這項研究爲災害風險管理和社會韌性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指引。陳律言建議,未來制定災害應對措施時,應更加重視災民的心理需求,提供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協助災民做出適合自身的搬遷決定,並做好心理調適,以促進災後心理復原。

這項研究刊登在國際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研究團隊將災民搬遷模式分爲6種,包含立即返回原居住、多年後經歷一次長距離搬遷、立即搬到永久屋、在大搬遷前有時間進行準備、兩次大搬遷之間沒有緩衝時間、以及兩次大搬遷之間有緩衝時間。結果強調,天然災害後,重建的過程中必須給予災民充分時間討論及決定,才能在未來的天然災害中更加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