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女子學堂”:19800元,教你如何從離異女性變成海外名媛
這是一場專門針對“中年離異單身女性”的精準打擊。
在國內,有不少號稱“女子學堂”的培訓機構,近期打出標語號稱:只要加入線上學習,就能幫你找到合適的外籍男性。
在機構的描述中,受國內傳統婚戀思維的影響,不少離異女性在再婚問題上困難重重,但通過他們的培訓,不僅能幫你找到“第二春”,還能順帶解決國外身份的問題。
唯一的要求是,你需要繳納19800元學費,參加線上學習。
這些機構裡有不少出沒於各大短視頻平臺的“情感主播”。她們大多生活在海外,一邊向國內的網友展示和介紹自己多姿多彩的異國生活,一邊向手機另一端的大齡單身女子們兜售“女子學堂”課程。
隨着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跨國婚姻在當今社會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尤其是網絡和社交媒體的普及,使得跨國婚姻的建立變得更加容易。
作爲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產物,跨國婚姻本身無可厚非。
但此類“女子學堂”真的能像他們宣傳的那樣,幫助女性提升,傳播優秀的中華文化嗎?離異的單身女性就只能選擇這樣一條道路來換取下半生的幸福嗎?
以下是關於她們的真實故事:
文 | Aron
編輯 | 卓然
1.不交學費?分分鐘嘲笑你“認知低下”
51歲的KK曾經是“女子學堂”的一名學員,離異,有一女兒已成年。
北京時間每天清晨,她都會出現在直播間裡,以“情感”主播的身份侃侃而談。
按照KK自己的說法,她是因爲參加了“女子學堂”的學習,才認識了現在的美國丈夫J先生。J先生是一個拉丁裔的建築工人,比KK小几歲,離異後和子女一起生活。
在美國,藍領工人的收入相當不錯,有的甚至比白領還高,所以J的生活在當地算是比較富足的。KK嫁過去後全職在家,衣食住行全部依賴於J,用她自己的話說:“從認識到結婚,我沒花過一分錢。”
從KK談論此事的語氣不難看出,男方從見面開始就包攬她的一切開銷對她來說是一件值得驕傲和炫耀的事。
“如果你能讓人等你一年半載,這是你的本事。”KK毫不掩飾自己的價值觀,並聲稱:“加入‘女子學堂’是我人生中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她在直播間裡現身說法,以“過來人”的身份勸那些還在猶豫的單身女性趕緊加入。“疫情之後就業艱難,中年女人應該把家庭當作事業。”KK說。
打開視頻下方“女子學堂”的宣傳鏈接,可以看到他們的業務範圍寫着:“網絡交友訓練服務、國際交友諮詢服務、情感教練輔導服務”等內容。
該俱樂部以在線直播課程爲主,一年收費19800元,“主要教單身女孩提高情商、愛商、婚商、性商的網絡交友課程體系”。
圖 | 某國際交友俱樂部“女子學堂”的課程介紹
KK的直播間粉絲不少,大多都是40歲以上的離異女士。
對於那些已經交費成爲她的學員的女性,她稱她們爲“寶貝”,而對於那些經濟條件不好,不想交錢上課的人,她把她們當成反面案例,在直播間評論說,這是認知低下的窮人思維。
若是有人借貸交學費,則被贊爲有勇氣突破自己。
“富人從來不用自己的錢掙錢,都是加了槓桿的……不就是19800的事嗎?……認識打開了,搞不好擁有更好的機會……你之所以痛苦,就是想得太多,顧慮太多,永遠不懂得果斷……”
在視頻的另一頭,KK總是一副洞悉天下的姿態。
2工作好,不如“嫁得好”?
在機構的介紹裡,詳細地羅列了哪些人適合“女子學堂”的課程:
1, 想找“知心愛人”的;
2, 想改變命運,希望“四兩撥千斤”的;
3, 想做高情商、高能量的女人;
4, 想給子女的海外求學、未來發展鋪設“綠色通道”的;
5, 想“脫單+脫困”,愛情事業雙豐收的。
圖 |“女子學堂”的營銷內容
不難看出,這些適合報名的人並不是以職業、年齡、學歷等客觀因素劃分,而是以“你是否希望改變命運”的主觀因素來區分。
以婚姻爲捷徑改變命運;以和外國人結婚爲捷徑,帶孩子一起移民;以嫁人爲捷徑,在“脫單”的同時,實現“脫貧”。
此外,在機構創始團隊的宣傳中,也羅列了團隊成員自身的“成功經驗”。
其創始人在介紹中寫到,自己雖然自身條件學歷不錯,但卻因爲離異身份在國內婚戀市場不被看好。但通過網絡交友,尋求到了一名外籍男士結婚,重新獲得了下半生的幸福,並解決了自己外籍身份的問題。
再後來,她把自己的“成功經驗”轉化爲他人可借鑑的課程,以19800元學費的“情商提升課程包”兜售給和她境遇相似的女性。
圖 | 某女子學堂的創始人介紹
每週四晚是“女子學堂”的線上沙龍時間。按慣例,每期沙龍都會有已經成功嫁人的“姐妹”分享他們的經驗。
九月底的這一期,分享者之一是一位59歲的M女士。
鏡頭前的她身着紅裝,看起來很喜慶。不過,她的分享其實就是讀稿,而且稿子讀得結結巴巴,一邊讀一邊尷尬地笑着,看來稿子很有可能不是她自己寫的。
M女士詳細介紹了他和現任“老外”丈夫如何相識並迅速結婚的過程。在她的描述裡,對方是一個高大帥氣、體貼細緻、慷慨多金的完美先生。
除了強調新婚丈夫的紳士,M女士還特別強調了外國先生在經濟上給予她的支持,不僅帶她購物給家人買禮物,還在中國買了房,給她的微信錢包源源不斷地充錢。
分享的最後,M女士拉着她的外國先生一起出鏡,那是一位看起來比M至少年長十幾歲的老人,同樣身着紅裝,但是表情有些木訥。
看得出,M是真心想和丈夫一起給直播間的粉絲送祝福,但是“老外”先生剛出鏡,畫面就被主持人切換到了電腦桌面。
據瞭解,該學堂實際上也在用極奇隱秘的傳銷直銷及傳播人拉人模式。
高額的課程費用,入門費用,拉一個客戶,同時把客戶轉化爲推銷員。“女子學堂”從成立至今,已在世界各地發展了300多名“代理商”,而成爲“代理商”的前提是,不僅要成爲“女子學堂”的學員,還要交幾萬塊錢的代理費。
3批量生產的“中國老婆”
攜程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局主席樑建章曾聯合任澤平等人發佈了《中國婚姻家庭報告2023年版》,其中顯示:
2013年,我國結婚登記對數爲1347萬對,2022年結婚登記對數下降到683萬對,連續九年下降,與此同時,離婚率從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
隨着時代發展,大部分人對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對婚姻自由、離婚自由的認可度也逐步提高。
然而,雖然離婚不再是一件難事,依然有不少女性在離異後還是面臨情感需求的空缺,希望尋覓下一個合適的生活伴侶。
這一類女性,恰恰又是在婚戀市場中處於“最底層”的一羣人——她們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有婚史,甚至有些還帶着孩子,初婚的男性一般不會優先考慮她們。
離異過的男性身份則大爲不同。
曾有一名在婚戀網站工作的紅娘表示,“離異男性更容易包裝,他們經歷過婚姻的失敗,選擇再婚時會更考慮女性的感受,也更會運營好一個家庭,所以也有可能選擇到一些不錯的大齡初婚女性”。
在殘酷的“婚戀食物鏈”中,離異女性“順理成章”成爲了相親市場上的“燙山芋”。
但在海外婚戀市場中,男性對於女性的婚史、年齡相對寬容,也成爲了“女子學堂”的謀利窗口。雖然“女子學堂”的招生對象是18~60歲的成年女子,但事實上,真正願意“投資”這樣課程的,大多是40歲上的女性。
圖 | 女子學堂的課程安排
然而,這些批量生產的“中國媳婦”,真的能如願找到自己的幸福嗎?所謂的“外籍男性”就真能買單如此包裝出來的“中國媳婦”嗎?
顯微故事隨機採訪了幾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齡段的單身男士,詢問了他們對於此事的看法。
45歲的黃金單身漢Cruse來自澳大利亞,聽記者說到這種課,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他說:“聽起來有點意思,但更像是一種斂財手段。”
在他看來,感情是個複雜的東西,有些人窮其一生也找不到心儀的另一半,怎麼可能通過上這樣的課就找到完美伴侶了呢?
在問到假如有一天他愛上一個各方面都很完美的女士,得知她參加過類似的培訓班,他會作何感想時,Cruse說:“我會感覺自己上當了,覺得她是個騙子。
雖然她真的很努力,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別人不會理解的。所以如果真的有這種課,我建議告訴學員,不要把這種事告訴她們未來的丈夫,否則會引起信任危機。”
圖 | Cruse的評論原文
30多歲的Bailey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對於這樣的課程他給出了更加犀利,甚至有點極端的點評。在他看來,參加這種課程的女子目的都不單純,不是爲了騙錢就是爲了拿到美國身份。
圖 | Bailey的評論原文
在英國與瑞士兩地常年往返的Dave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覺得所謂的“女子學堂”就是一個騙局,教那些大齡“剩女”們如何像演員一樣做戲,引誘丈夫。
圖 | Dave的評論原文
4魔幻現實,女性“自我物化”PUA騙局
如今,也有不少學員受“女子學堂”洗腦,繳納學費後,發展下線。也有不少學員舉報,稱其存在詐騙行爲。
我國對涉外婚姻中介機構有明確的禁止性規定,禁止成立任何涉外婚姻中介機構,任何人不得以欺騙手段或以盈利爲目的,實施或變相實施涉外婚姻介紹活動。
人口不是商品,所謂的“團購新娘”有可能涉及拐賣,也有可能涉及婚姻詐騙,雙方一旦發生糾紛,權益很難得到保障,難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護。
此外,在網絡平臺上通過直播的形式,“女子學堂”不斷給低認知的中國離異女性灌輸不良价值取向,誤導她們物化自己,貶低國內男性,哄擡外籍男性。
這無疑是一羣由女性創始人主導,物化和PUA其他女性的大型詐騙。
這類機構看似“荒誕”,但它確實發現了背後這一羣人的真實需求。
這類機構之所有生意可做,和“假靳東”、“秀才”等人在網絡爆紅的本質邏輯是一樣的。
有媒體曾報道,來自北京的62歲女粉絲辛某在網上實名舉報“秀才”,稱“秀才”以“線上打賞線下分紅”爲誘餌,三個月時間騙了她50餘萬元,最後在警方的幫助下只追回了數萬元。
另一名來自安徽的粉絲盧女士則稱,“秀才”讓她在他打PK時刷禮物給他,到時候會給她分紅。前前後後,盧女士給“秀才”打賞了8萬元,但從未收到過分紅,討要無果還被“秀才”拉入了黑名單。
根據第三方數據平臺統計,“秀才”的粉絲畫像以女性居多,接近七成,其中40歲以上的中老年女性粉絲佔比70%多,和“女子學堂”所針對的人羣大面積重合。
這一代中老年女性,大多出生於60年代至70年代,受教育程度不及80後。年輕時着急成家立業,婚後又爲子女操勞,鮮有時間停下來關注自己的情感需求。
尤其是離異後的女性,置身這種“情感荒漠”,自然需要尋找一個渠道釋放被壓抑已久的情感,但這也恰巧成爲了“秀才”們、“女子學堂”們的可乘之機。
相比“秀才”是如何“塌房”的,這一事件背後折射出來的社會問題,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精神世界如何更好地被看見、被關注,更值得我們關注、思考。
(爲保護採訪對象隱私,本文均採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