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惡印刷機 藏書變革開端

圖書館生滅史(時報出版)

一四五五年三月十二日,日後將會成爲教宗庇護二世的艾伊尼阿斯.比科羅米尼寫信給羅馬樞機主教胡安.卡瓦哈爾,傳達一項驚人消息:他在德國法蘭克福看到某位「神奇男子」製作的《聖經》。他說那男人手上的同類型《聖經》共有一百五十本,一個人擁有如此龐大數量的書籍,實在異乎尋常。比科羅米尼提醒上司,那些《聖經》已經銷售一空,他也向上司致歉,因爲他沒來得及爲對方採買一本。更令他惋惜的是,那些書頁「潔淨無瑕,內容正確無誤,閣下即使不戴眼鏡,也能輕鬆閱讀。」

比科羅米尼描述的,正是我們所知的《古騰堡聖經》,而那個「神奇男子」正是古騰堡。古騰堡是德國梅因茲的金匠,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術。這項發明雖然沒有爲古騰堡賺進多少財富,卻啓動書籍收藏的變革,將永遠改變書籍收藏模式,決定哪些人有能力收藏書籍。不過,這些變化短期內都不會發生。印刷術發明的時間是在一四五○年中葉,之後至少二十年內,手抄本數量會持續增加。印刷術的誕生並沒有推翻手抄本文化,在接下來幾個世紀,各種形式的手抄文本仍然會在政府的運作、消息的傳遞和文學界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對於十三世紀在法國和義大利興起的商業化手抄書,印刷術確實帶來了陰影。隨着印刷的新媒介漸趨成熟,過去買不起維斯帕夏諾製作的書籍的人,如今也有機會收藏書籍。擁有書籍不再是歐洲社交與政治界精英專屬的標記。

這可能是印刷術的發明對書籍收藏最直接的影響。之後那一百多年,歐洲社會的領袖不再熱衷收藏書籍,建立勃艮第公爵和梅迪奇家族那種規模的收藏需要投注大筆資金,而這些資金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委託製作掛毯、雕像和繪畫作品,或充實軍備。有別於書籍的收藏,這些仍然是王公貴族生活中的重要事務。手抄本時代的大量藏書突然不被眷顧,很多變得破損老舊。諷刺的是,修道院和託鉢修士會雖然受到文藝復興學者的鄙夷,但他們一度守護書籍度過中世紀,這回書籍的收藏仍然仰賴他們延續。只是,到了十六世紀初,宗教改革運動蓄勢待發,修道院的生活模式即將面臨嚴峻挑戰,連帶影響修士與修女的書籍收藏習慣。印刷術一步步爲新世代書籍收藏者的興起掃除障礙,在此同時,宮廷、大學與修道院圖書館的光彩將會暫時被掩蓋。(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