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禁藥增強表現? 全壘打記錄看端倪
大聯盟最近的話題都在禁藥上,也就是促進表現的藥物(PED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Drugs)。多數焦點都擺在打者身上,過去曾有學者研究認爲,增加10%的肌肉量,將可大幅增加揮棒速度,進而提升全壘打的產量。數據統計網站 Fangraphs 的專欄作家 Eno Sarris ,帶我們從大聯盟的歷史觀察屢次全壘打增加的原因。
▲大聯盟自1950年起的全壘打率變化(圖/Fangraphs)
Eno Sarris 以全壘打除以比賽中球(打席數減掉三振、保送、觸身球)比例(HR/BiP)的年度變化,評估每次波動的原因。從現代往回推的第一個時間點,是2005年禁藥規則寫進勞資協商當中,亦即初犯50場、二犯100場、三犯終身禁賽的「三振條款」。從當時到現在的HR/BiP只下降了0.5%。往回推到1980年,這期間就有幾次較大波動:93和98兩年全壘打比例都有上升,這兩年聯盟擴張球隊,分別加入了洛磯、馬林魚,和光芒、響尾蛇;球隊名單增加,稀釋了原有的投手陣容強度,另外洛磯球場是全壘打天堂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往前半個世紀,從1950年以來的全壘打比例增加:77年多了藍鳥和水手兩隊;69年多了4支球隊,規則上降低投手丘,同時好球帶上緣也從肩膀降低至腋下,這3項因素讓全壘打率從2.8%上升到3.05%。80年代中期全壘打率上升較多,這也是許多「禁藥名將」、如坎塞寇(Jose Canseco)開始活躍的時期,除了88年好球帶又調回至肩膀、全壘打率下降外。在全壘打率(3.67%)最高的87年,有傳聞認爲是聯盟換了比賽用球,類似日本職棒先前使用彈性較好、所謂 Rabbit Ball 的緣故。
Eno Sarris 認爲要否定禁藥對比賽的影響是不可能的,但究竟影響爲何卻很難從數據指出。全壘打率的增加,球隊擴張、好球帶改變、更換比賽用球等都是可能因素。而另一種解讀的方式,是使用禁藥的球員不多,對整體數據的影響有限;而也有投手使用可能抵消了全壘打率的變化,但他們都對沒有使用者造成了不公平。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禁藥風波很難會有結束的一天。
原文網址:http://www.fangraphs.com/blogs/a-few-different-ways-to-look-at-the-steroid-era-graphically/
黃金獵犬 www.g-pi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