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猛將”, 威壓緬甸,征戰朝鮮,最後在東北憋屈戰死

從嘉靖後期到萬曆年間,是明朝最後的一段軍事高峰期,在東西南北四面出擊均取得了不錯的戰功。而明朝在西南方向的軍事成就最大,在戰爭中鍛煉出了一批優秀的將軍,其中就有這樣一位武力爆表的將軍,在西南戰功赫赫,在朝鮮力挫日本,有“明末第一猛將”之稱。最後在對戰後金國時,卻因戰術和兵力安排不當而壯烈殉國,這是怎麼回事呢?

嘉靖年間的明朝軍隊 _圖

身出將門,勇猛先登

嘉靖年間,倭寇爲害東南沿海地區,戚繼光和俞大猷等將領積極練兵,逐漸將倭寇擊敗驅逐。來自廣東的總兵劉顯來到福建,配合二人對倭寇連戰連捷。而這位連連勝利的總兵官,生下了一個名叫劉綎的兒子。這個兒子從小就接受武術和軍事訓練,擅使大刀,臂力過人,早早地就展現了武林高手的素質。

劉顯在貴州山區同蠻族作戰的時候,他也跟隨前往,練就了身輕如燕的本事。據傳在演武場放了五十匹駿馬,他能在這些馬上自由的跳來跳去,彷彿有輕功一般。憑藉一身高超的武藝,他在萬曆初年考中了武狀元,隨後憑藉軍功成爲南京小教場坐營,還迎娶了時任兵部尚書張鏊的女兒。

劉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 _圖

在跟隨父親討伐九絲蠻的戰爭中,面對地方城樓,原本應該在後面被保護的統帥之子,竟然第一個爬上城樓,生擒敵方首領阿大,直接打崩了對方的士氣。在劉顯去世後的1582年,緬甸東籲王朝軍隊入侵永昌、騰越,巡撫劉世曾提拔劉綎爲遊擊將軍,負責騰衝一帶的防務。

在緬甸支持下,土司首領嶽鳳聯合強盜罕虔等,帶着包括象兵在內的數十萬人在明朝邊境燒殺搶掠。黔國公沐昌祚命令鄧子龍、趙睿等將領出擊,斬首一千六百多,射殺多員敵將。正在嶽鳳圍攻鄧子龍鎮守的姚關時,劉綎率部隊趕到,明軍士氣大振。嶽鳳見狀覺得沒得打,直接就帶着部屬投降了。劉綎在受降後,帶着嶽鳳父子前往攻打蠻莫,敵軍綁着緬甸人和大象、馬來投降。劉綎打出的威名,直接讓敵方兵士喪膽,降的降逃的逃。

鄧子龍(1528年—1598年,一說1531年—1598年) _圖

1583年,劉綎和鄧子龍在姚關以南大破緬軍,並招撫孟養、木邦、孟密、隴川各土司。阿瓦王被打怕了,遂聯合孟密思忠、蠻莫思順殺掉緬使,向劉綎請降。劉綎聯合洞吾、猛乃諸王,將緬甸王莽應裡的女婿俘虜。明朝政府將孟密的安撫司改爲宣撫,增設蠻莫、耿馬二個安撫,設置雲南六驛十三堡,於是劉綎以副總兵的身份代理臨元參將,置蠻莫大將行署。劉綎因功被提升爲副總兵,可以世襲,而蠻莫設置安撫使之職務授予了土官思順。可是劉綎不僅要了思順很多錢,還放縱部將謝世祿等人姦淫暴虐其妻妹,使思順對他敢怒不敢言,直接投奔緬甸去了。

羅雄知州者繼榮殺死生父者浚,在和尚王道、張道的慫恿下,用符術訓練邪教士兵並四處作亂。1585年,巡撫劉世曾派遣劉綎和裨將劉紹桂、萬鏊前往剿滅。緬甸那麼難打的仗劉綎都打過來了,滅這一幫邪教徒更是不在話下。在討滅羅雄後,劉綎擔任廣西參將,移居四川。

李如鬆(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號仰城 _圖

揚威朝鮮,征服播州

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派遣大軍入侵朝鮮,朝鮮八道盡失,緊急向宗主國明朝求援。萬曆皇帝派遼東總兵李如鬆率領大軍入朝作戰,時任五軍三營參將的劉綎聞知後主動請纓赴朝作戰,得到准許後便帶着自己訓練的五千名川兵出發。他抵達的時候,日軍已經被明軍打到了朝鮮南部,佔據南部山區據險防衛。

遼東兵以騎兵見長,馳騁平原,不善於山區作戰,怎麼辦?恰好劉綎的川兵擅長山地作戰,直奔尚州烏嶺,同查大受、祖承訓等人插小路翻過槐山,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烏嶺背後,將日軍趕到了釜山浦,劉綎和祖承訓等人在大丘、忠州駐紮,同南部海岸的日軍形成對峙之勢,並等待朝廷和豐臣秀吉的和談結果。這期間,劉綎調任青海兆總兵官,偷襲韃靼火落赤部於敕川腦,斬首數百級,獲得牲畜兩萬多頭。萬曆皇帝十分喜歡劉綎,爲了這次勝利專門向太廟祭告祖宗。

豐臣秀吉 _圖

1597年,雙方和談破裂,豐臣秀吉再次調大軍登陸朝鮮。萬曆皇帝命邢階經略全局,老將麻貴統帥全軍。明軍分三路向日軍進攻,中軍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綎,陳璘專門負責水軍。劉綎在水源紮營,日軍將領小西行長據守順天。劉綎想用計俘虜小西,於是派使節請求跟他約定日期會見。到了約定日期,劉綎的計劃卻走漏了風聲,小西直接嚇跑了。見監軍參政王士琦想處分他,劉綎催兵奮進,將日軍趕入大城。豐臣秀吉病死,日軍紛紛準備撤回國內。劉綎在半夜攻取粟林、曳橋,殺傷日軍甚衆,陳璘也在海上給予日軍重創。最終明軍將日軍全部趕下海,取得了援朝戰爭的勝利。

在抗日援朝戰爭的同時,播州土司首領楊應龍發動叛亂。播州土司勢力在當地深耕數百年,樹大根深,兵員衆多。明廷調集近二十萬大軍,前往征討楊應龍。劉綎的川兵打這種西南土司實乃專業對口,於是讓他接任四川總兵,會合其他幾路明軍向播州殺去。開始時劉綎不願去播州征戰,被言官紛紛彈劾。總督李化龍認爲打播州必須要劉綎出手,於是極力向朝廷推薦,劉綎這才同意指揮作戰。在誓師大會上,劉綎殺牛祭旗,一刀一個牛腦袋落地,不管殺人還是宰牲畜都如砍瓜切菜。楊應龍也熟知劉綎的厲害,嚴陣以待部署防守。

明朝北軍士兵(左)和南軍士兵(右) _圖

1600年正月,明軍進攻楠木、山羊、簡臺三個山洞,山洞地形險要,敵將穆照等數萬人駐紮當地,十分難打,各將領都不敢上。但是這樣的仗劉綎就敢打,調遣兵力在李漢壩大戰一場,活捉敵軍頭目,將周圍的敵軍趕入山洞,隨後放火燒洞,將山洞拿下。劉綎在督戰時左手拿賞錢,右手執寶劍,大聲喊道:“賣命的有賞,不賣命的斬首!”付出了40人的代價才取得勝利。

楊應龍見前方戰事不利,派兒子楊朝棟、楊惟棟和將領楊珠統帥幾萬部隊,由鬆坎、魚渡、羅古池嚮明軍進攻。劉綎在路途設伏,斬首數百人,追擊出五十里。劉綎部翻過夜郎舊城,攻克許多關隘,直達婁山關。婁山高峰聳立,直插雲天,中間只有一條寬僅數尺的小道可通,後來紅軍長征時攻克此關也十分艱難。而叛軍在此設置木柵欄十四座,柵欄兩旁都挖有深溝,一般人還真的拿他們沒辦法。

海龍屯舊址 _圖

但是山地作戰從來難不倒劉綎。他分兵兩路從小路直插關隘背後,自己則統領大軍從關前仰攻,一股奪取婁山關,追擊敵人到永安莊。他手下都指揮王芬是個二愣子,只知道前鋒,打了幾次勝仗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獨自在距離大軍營地只有幾里路的鬆門埡衝要之地紮營,結果被叛軍攻擊殺死。劉綎親自率領步騎兵前去營救,纔將叛軍擊敗。劉綎總結前面失敗的教訓,在靠近關前設置柵欄,堅壁清野,並且請求增派部隊支援。最後,劉綎與馬孔英、吳廣各路明軍會合,進軍海龍囤下,對叛軍發動了最後的進攻。楊應龍自知不敵,自殺身亡。

播州之亂平定後,朝廷認定劉綎戰功最多。而他上繳的戰利品只有三十六張象牀,其他的金銀珠寶都不知被他藏哪兒去了。朝廷覺得一將難求,也就沒有追究他的責任。

後金 _圖

戰死疆場,可悲可嘆

如果一直在西南待着,劉綎完全可以善終,達成“獨孤求敗”的層次。不妙的是,1616年,明朝建州衛首領努爾哈赤在東北建立後金國,隨後攻打遼東,連克數城。萬曆皇帝召集衆將,準備派大軍將後金國剿滅。而已經多年不上戰馬的劉綎被皇帝看中,派往遼東作戰。

在調配大軍時,劉綎請求等待一段時日,到西南大本營招募足夠的精銳川兵再去前線。可是皇帝鑑於萬曆後期國家財政狀況不佳,組織大軍耗費錢糧太多,加上東北局勢惡化太快,等不及了,讓他倉促上陣。他只好帶着少量親兵就直接到了遼東,沒等後續川兵抵達就直接上前線。沒想到他因爲和遼東經略楊鎬不和,楊鎬在調配兵力的時候,將最精銳的三萬人給了杜鬆,只留給劉綎四萬質量不佳的兵員。

明末遼東形勢圖 _圖

楊鎬定下了四路出擊的計劃,如果四路配合得當,其實問題不大。但是劉綎部翻山越嶺,路途危險,行軍緩慢,帶的兵將又非精銳,一路上不像軍隊,反而更像一支風塵僕僕的探險隊。後金五百士兵在董鄂路防守,被明軍重重圍困,儘管大敗而逃,但還是牽制了劉綎部一段時間。正是在這個時間差內,後金軍在薩爾滸殲滅了杜鬆部明軍,隨後又擊潰了馬林部明軍。

消息還沒有傳到劉綎這邊,劉綎已經孤軍深入到後金腹地。這時努爾哈赤派四大貝勒率領後金主力趕到,劉綎連忙率領軍隊登上阿布達裡岡,準備佈置陣型,後金軍早有準備,登上比明軍更高的山崗,從上而下衝擊明軍,另一支軍隊也從西邊發起攻擊。如果劉綎率領的是自己的川兵主力,面對這樣的情況即便不能勝利,至少也可以做到打成平手。可是後金這次精銳齊出,本就戰力不強的明軍自然抵扛不住,劉綎渾身掛彩的情況下 ,揮刀砍死數人,這樣的勇猛把後金軍也看呆了。可惜最後還是寡不敵衆,戰死沙場。劉綎的養子劉招孫衝出敵圍,徒手殺死幾個敵人後,也終於被殺死,最後只有少數殘餘部隊突圍而出。

後金軍與明軍作戰 _圖

劉綎一生作戰,勇猛無匹,幾乎百戰百勝。而面對同樣勇猛的後金軍,劉綎還能戰鬥到最後一刻,真正是名將之光了。朝廷也對他一家給予了優厚撫卹,肯定了他的功勞。試想如果明軍能準備充分,配合得當,劉綎又帶的是幾萬精銳老兵的話,薩爾滸之戰勝敗未可知也。其後一直到明末,這樣勇猛的將軍都再難找到了。

作者:鐵騎如風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李鴻彬《滿族崛起與清帝國建立》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