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反單身女性人工生殖 醫:救生育率異性戀夫婦得生5胎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今年將滿5年,但配套措施遲遲未就定位,民團表示,許多同志伴侶被迫到海外求子,動輒數百萬,但國內生殖技術全球頂尖,卻只能舍近取遠。不過同時也有婦女團體表示,代理孕母合法化等同被當「嬰兒販賣機」,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將產生更多單親家庭,且孩子未來長大恐歧視男性,成爲社會隱憂,有7成民衆不支持。

立法院新會期即將展開,新科立委2月1日上任,人工生殖法成爲下會期焦點。「臺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臺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臺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近來動作頻頻,今舉行記者會,表示根據他們委託的問卷調查研究發現,7成3的民衆不同意人工生殖法納入單身女性;而代理孕母合法化則有8成2的民衆不支持。

基督教救世會社福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解慧珍表示,單身女性之所以想要單身受孕,大多出自於對男性的排拒,因此對孩子的教養就可能充滿歧視男性的概念,孩子未來在出社會後,在與男性的互動上可能就無法健全;且單親家庭非常辛苦,開放恐製造更多問題。

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朱伯威表示,現代人晚婚晚育,女性的經濟自主、教育程度高,但國內限制已婚者才能成爲人工生殖法施術對象,相當受限,臨牀上遇到許多女性前來詢問,大多準備充足且有良好支持系統;並非因爲歧視男性而想要略過男性生小孩,主要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但「自知身體狀況將隨年齡增長而不適合生育」,因此前來諮詢,或先行凍卵。

臺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副秘書長單信愛則說,單身女性並非不孕症患者,不符合「人工生殖法」基於維護生命之倫理及尊嚴以及治療不孕的立法宗旨,「真正想要孩子應鼓勵收養。」

對此,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秘書長黎璇萍表示,臺灣早有單親家庭的型態,不樂見婦團刻意抨擊、詆譭單親家庭小孩,而提出的民調統計不應透過不實資料、煽動的言論進行引導,希望能夠在真實的資訊基礎下討論政策。

黎璇萍說,臺灣目前需要社福的單親家庭,大多在非自願的情形下,因遭逢家庭變故等因素而有一方過世等等,因此頓失照顧資源,與單身女性做好充足準備,且經過社工專業評估,有足夠支持系統、照顧能力後,進行的人工生殖,是完全不同的狀況。

專長生殖醫學醫師、準立委陳菁徽則表示,單親家庭並非弱勢,她就是單親家庭長的小孩,沒有人可以證明異性戀家庭就符合兒童最佳利益,而臺灣2020目前單身率43%,遠高過1956年的8.9%,相當於臺灣將近一半適合生育的人都是單身,若只有結婚的人可以生小孩,每對臺灣異性戀夫婦得生5胎才能挽救生育率。

陳菁徽強調,瑞典統計單身願意生小孩的女性,特徵是教育水平高、薪資收入穩定爲大宗,與臨牀統計的狀況不謀而合;許多單身女性教育程度高,但不願意受到婚姻束縛,或考量卵子品質,也有不希望與小孩年齡差距過大,但只是找暫時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就無法生小孩,但日後若是有合適對象,維持伴侶關係也可以一同扶養小孩。

陳菁徽也說,她昨日纔有二位單身患者回診,一位剛從美國受孕返臺,全程媽媽陪着去美國,幫她打排卵針;另一位則是正要出發去美國,媽媽、姑姑、阿姨都全力支持她。

至於領養代替人工生殖的論述,黎璇萍則迴應,若收養一定要優先於人工生殖,是否要廢除不孕症夫妻使用人工生殖,直到所有需要領養的小孩都被收養完後,再來開放?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家庭型態的選擇,不能因爲有收養的需求就禁止他人孕育下一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