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期,三千多大洋可買京城一套四合院,一塊大洋值多少人民幣

1919年,魯迅拿出自己多年工作的積蓄,又向銀行額外貸了500塊大洋,用3500塊大洋在北京西城八道灣買了個三進三出、有二十多間房子的四合院,從此結束了北漂生活。

雖然當年的北京城房價並不算太高,可是皇城根下如此規整的四合院花了三千多塊錢就能拿下,還是讓人吃驚,當年的大洋就這麼值錢嗎?

袁世凱的"特殊貢獻"

魯迅所花費的"大洋"指的是民國初年發行的一種銀元,1912年4月,袁世凱篡奪了孫中山的革命成果,出任民國大總統,爲了統一幣制,他便命人鑄造新的貨幣來取代當時市面上紛繁複雜的各類中外貨幣。

袁世凱的新幣主要是面值一元的銀元,除此之外,還補充少量的鎳幣、銅幣,面值從一釐到五分不等。袁世凱爲了彰顯自己的統治地位,模仿外國貨幣的設計,把自己的側面頭像鑄在銀元上,所以,"大洋"還有個別稱叫做"袁大頭"。

袁世凱鑄造的大洋都是在國內造幣廠鑄造的,成色足,質量上乘,規格統一,辨識清晰。因此,很受老百姓的歡迎,發行沒多久就逐漸取代了大清的龍洋,成爲主流貨幣。

據統計,從1914年到1929年,袁大頭一共發行了超過7.5億枚,它們中的一部分在新中國建國初期被熔鑄了,還有一些散落民間,收藏在古玩店和私人藏家手中。

鑄造時期不同,在古玩交易市場的價格也不相同,民國八年發行的袁大頭量比較少,一枚價值大約在2000元左右,而一些更爲稀少的袁大頭甚至能夠賣到上萬元。

大洋購買力驚人

魯迅花了3500大洋買下了北京的一處四合院,這個例子雖然真實,但是也並不能讓我們直觀的感受到民國時期大洋到底有多麼"值錢"。要是想衡量大洋的價值,還得從購買力來判斷。

根據學者的研究,在袁大頭髮行的第一年,也就是1914年,一塊大洋可以在上海買到44斤的大米,以現在的物價水平去估算,約等於160元人民幣,不過,米價尚有浮動,當時的大米品質和現在不能相比,種植成本也不同。

那就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來看,民國時期,清華教授在學校就餐,一個月的餐費加起來也就9塊大洋左右,而如果願意花1塊大洋,兩三好友就能在北平城裡"頂好"的館子聚上一次了。上海的富裕人家常常會僱傭黃包車出行,將一輛黃包車包月大概10元,單次乘坐只用花一角錢。

民國的一些"北漂"買不起房就租住,一間宿舍一月租金是4元左右,要是有錢,花上20元可以租一套非常像樣的四合院了。上海名醫陳存仁家境殷實,他的太太花了60大洋買了兩件玄狐的皮筒子已經是極奢侈的消費了。

有限的收入水平

從上面的例子就能看出,袁大頭不僅現在"值錢",當年也是"硬通貨"了。那麼,民國時期,人們的收入大約在什麼水平呢?

據一些回憶錄的記載,當時,上海市普通工人一月的工資在10到25塊大洋之間,一些鄉下小店鋪的學徒,辛苦忙活一年,可能纔到手3塊大洋,在江浙一帶的普通小學當教師,一月到手大概是8到10塊大洋。而北京城有錢人家僱傭的保姆,大多數一月能拿到3塊大洋的工資,這算是相當不錯了。可見,當時的工資水平並不高。

當然,三百六十行,收入不盡相同,魯迅能攢夠了"首付"的錢也是因爲他之前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的僉事,每月約有200塊大洋的收入,這差不多相當於一戶北京普通人家一年的開支。

在此之外,魯迅還會在雜誌上發表文章賺一些稿費補貼家用,也能賺百八十塊大洋,這樣累計起來,他的收入水平是遠遠高於當時的普通教師的。

衆所周知,民國時期文盲率是非常高的,很多人都掙扎在溫飽線上,忙於生計,根本無暇讀書。就算是想要讀書,家庭也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北洋政府時期,北大一年的學費就要60塊大洋,對於大部分家庭,這都是一筆"巨資"。而外國人開設的教會學校,以金陵女子學院爲例,一年的學費是200塊大洋,說是"貴族學校"也不算冤枉了。

爲了照顧一些家庭貧困又上進好學的學生,全國開設的各類師範學校幾乎都是免費的,不僅不收學雜費,有時還會發放補助,所以,師範學校備受"寒門"學子的青睞。因而,在北京的學生羣體中也流傳這麼一句順口溜:"北大老,師大窮,燕京清華好通融"。

不過,袁大頭的價值也不是一直穩定的,民國初年,它的購買力相當不錯,可是隨着時間發展,通貨不斷膨脹,一塊大洋能買到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少了。

1920年,一塊大洋能買到18斤米,到了1929年,一塊大洋只能買16斤大米了。但是,無論如何,一個人每月要是能收入5塊大洋,維持溫飽已經綽綽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