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揭政治人物用「迷因哏」越搞笑越吸引民衆

文化大學廣告系今(18)日舉辦第33屆畢業展「解迷因MEMEsight」,並於會前邀請學者專家公佈「品牌、政治咖玩迷因,你中了沒?」民調結果。(李侑珊攝)

文化大學廣告系今(18)日舉辦第33屆畢業展「解迷因MEMEsight」,並於會前公佈「品牌、政治咖玩迷因,你中了沒?」民調結果。調查結果指出,98%的民衆每天都會接觸到迷因,並且更有4成受訪者認爲,政府單位操作迷因,能增加單位好感度,當中特別是年輕族羣,有4成5的佔比認同政治人物使用迷因哏有效,並且政見訊息是「愈搞笑愈深刻」。

文大廣告系系主任鈕則勳分析民調結果時指出,98%的受訪者平均一天至少接觸一次迷因,其中以FB最多(31%),其次是IG(24%),接觸內容以時事、娛樂及政治類最多。

深究爲何喜歡迷因,鈕則勳指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6%)會與人分享,35%純粹欣賞,2%會進行二度創作,其中會分享者比例最高,這當然也是迷因在網路世界已成爲愈來愈顯著話題的主因。

針對惡搞爲主的「地獄迷因」,鈕則勳提到,以「地獄哏」作爲黑色幽默,來進行網路傳輸,46%接受,33%排斥;至於品牌若使用「地獄迷因」,36%的受訪者不支持,53%的人認爲不受影響。

鈕則勳也說,如果由品牌使用「地獄迷因」作爲行銷宣傳,有3成6的民衆並不支持這樣的行爲,有可能是因爲品牌藉走偏鋒、黑色幽默、甚至是道德爭議雖容易能產生話題,但也可能創造爭議,未必是個會令人「驚豔」的大創意,對品牌形象會有一定衝擊,因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迷因對於品牌會產生什麼效果,信數據整合行銷有限公司總經理高世垣認爲,在認知層面,如果善用迷因,品牌的心佔率、知名度會有顯著的提升,但對於品牌的情感與消費層次,則並未有顯著的影響。

高世垣也提到,根據本次調查發現,超過5成的民衆認爲品牌操作迷因,可使他們對品牌名稱更加印象深刻,並且有超過4成的民衆對品牌的好感度會因此提升,但認爲無影響的仍超過5成。此外,仍有3成的民衆表示迷因對實際購買行爲有所影響,可見大衆對於付費行爲還是比較謹慎。

臺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指出,有超過4成民衆認爲當政府單位操作迷因時,能夠增加對該單位的好感度。其中年輕人的好感度受影響比例高於年長者,可看出政治操作迷因比較對年輕人的胃口,符合他們的調性。建議各政府單位,應該積極在社羣上使用迷因宣傳,相較其他形式的宣傳迷因更具一定優勢。

賴祥蔚指出,有3成5的民衆認爲政府會刻意使用政治迷因來隱藏政令的重要資訊,其中以教育程度高者居多,而中年以及年長族羣都有將近一半的比例。這些族羣因爲社會歷練的增加,對政府的信任度也逐漸降低。政府除了使用迷因圖吸引住意之外,也應善用內文或超連結提供說明,增加訊息的豐富度,讓迷因發揮更正向的力量,幫助各族羣更深入瞭解政令內容。

《聯合報》採訪中心副主任林政忠指出,根據民調顯示,有4成5的民衆認爲政治人物操作迷因時,更容易讓他們記起政治訊息,「愈搞笑愈深刻」。

林政忠進一步分析,以性別來看,女性佔49%、遠勝男性的37%;以年齡來看,30歲以下佔49%最多,整體而言,以年輕女性佔多數,表示政治人物可以善用迷因的易懂性讓女性選民記住政治訊息。

在好感度方面,林政忠指出,這部分也以女性中年族羣最有效果,獲得3分的平均數,相反卻對男性老年族羣最沒效果,因爲老年男性通常具有自己的政治網絡和人際關係,這個族羣的口耳相傳勝過哏圖傳播;對於想要突破女性選票的政治人物,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