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齡女甲狀腺亢進日吞16顆藥 複合式手術改變一生

大里仁愛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巫奕儒(左)指出,甲狀腺亢進是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20至50歲的女性,會產生心悸、喘、手抖、焦躁不安、體重減輕等症狀。(大里仁愛醫院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醫師先以藥物調整2周並配合血管栓塞,再施以無痕經口甲狀腺雙側切除與術中無線電熱燒灼手術,不但不留疤還能大啖海鮮。(大里仁愛醫院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20多歲黃姓女子長期甲狀腺機能亢進造成脖子腫大與凸眼,每天需服16顆藥物且避免含碘與海鮮食物,近來因藥物副作用求診,醫師先以藥物調整2周並配合血管栓塞,再施以無痕經口甲狀腺雙側切除與術中無線電熱燒灼手術,助其恢復正常外觀且每日僅須服用1顆藥物,不但重拾自信還能大啖海鮮。

大里仁愛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巫奕儒說明,「甲狀腺亢進」是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20至50歲的女性;身體不斷產生抗體刺激甲狀腺賀爾蒙分泌,產生心悸、喘、手抖、焦躁不安等症狀,部分患者合併脖子腫大、眼睛凸出合併有甲狀腺眼病變、黏液水腫與肝指數升高的表現等,甚至危及生命。

巫奕儒說,傳統甲狀腺亢進的治療包括藥物、放射碘與手術切除等,但藥物常伴隨副作用,嚴重的副作用則有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出現發燒及口咽部感染疼痛等,高劑量甚至會造成肝功能惡化;放射碘治療是利用放射碘破壞甲狀腺細胞,達到控制甲狀腺亢進的方式,但對於甲狀腺腫大及凸眼患者效果不好,且可能讓視力惡化。

巫奕儒表示,上述2種方式有3分之1的患者會復發,且飲食多有限制,需避免含碘及海鮮等食物。然而傳統手術需從頸部環狀進入切除甲狀腺,常會因出血難以控制誤傷聲帶神經,傷口也相對長,對年輕及蟹足腫體質疤痕更是永遠的痛。

巫奕儒採用此複合式手術治療甲狀腺亢進已施行多名年輕患者,不僅不留疤、手術出血量少,搭配神經探測器定位神經更避免聲音沙啞;該手術也獲得國際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認證,發表此新創治療模式。

巫奕儒提醒,甲狀腺亢進最好的治療方式還是預防,避免攝取過多海帶、昆布、紫菜等含碘食物,忌抽菸喝酒,少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飲食儘量清淡少鹽。同時養成每日運動及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