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切斷貿易嚇阻大陸侵臺
川普政府不斷喊話要降低對盟友安全承諾與支持。(美聯社)
中國對臺虎視眈眈,美國參議院外委會26日舉行聽證會,專家指出,若北京認爲美國及盟友會在其侵略臺灣時切斷對中貿易關係,中國就永遠不會動手;盟友的戰略作用比防衛支出有效。專家直言,解放軍在亞洲的行動就是在向美國盟友展現「美國不會幫助他們」,呼籲川普政府儘速恢復各種援助計劃。
史丹佛大學費裡曼史波格利國際研究所研究員梅惠琳在作證時點出,中國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因此若中國相信當他們攻擊臺灣時,與美國和盟友的貿易會中斷,他們就永遠不會動手。
梅惠琳與其他與會專家強調,在協助嚇阻中國軍事方面,美國盟友與夥伴能提供的幫助遠遠不只經濟上的援助。
華府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主席薛瑞福點出,責任分擔往往被限縮在「各個國家在防衛上花費GDP的百分之幾」這個單純的數字,但這不總是事情的全貌,他並以菲律賓爲例點出,菲律賓的防衛支出雖然只佔GDP的1.5%,但菲律賓過去以來開放更多軍事據點供美軍使用。
出席聽證會人士也指,美國盟友可以提供從給予美國空軍空域許可到投資美國造船業等等以嚇阻中國的侵略性,甚至堅若磐石的忠誠性也算在內。
喬治城大學外事學院教授車維德直言,美國需要其在印太區域的盟友建立一個集體經濟嚇阻的框架,以對抗北京潛在的「機會主義侵略」。聽證人士也補充,作爲回報,美國需要提供其亞洲盟友包含人道、開發、技術及政治支持。
川普政府不斷喊話要降低對盟友安全承諾與支持,但梅惠琳認爲,鼓勵提升責任分擔最好的方式不是公開批評盟友並提出要求,而是美國應提供安全防衛以外的東西。
與會人士指出,所謂安全防衛以外的東西包含川普上任後大砍的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及其他計劃。梅惠琳強調,這個需求刻不容緩,因爲她在直接與中國軍方對談問及解放軍在亞洲的軍事行動時,她得到的迴應是,「這些行動被特別設計來向美國的盟友與夥伴展現:美國無法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