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臺博弈/習近平的接班人難題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開幕會近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 中新社
習近平的繼承問題,是研究中國政治的「終極的已知未知」(the ultimate known unknown),我們不知道習何時會從總書記的位子退下來,我們也不知道他將如何下來,我們更不知道他會不會挑選一位繼承人,我們甚至不知道繼承人是如何挑選出來的。
但有鑑於中國大陸在全球政治中的重要性,可以確定的是,這是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尤其在這次兩會之後,取消了一年一度國務總理記者會,更凸顯習近平的絕對地位,也讓未來誰會取代他,格外要緊。
由於題目敏感困難,目前多爲國際方面的研究,包括學術界有唐志學(Joseph Torigian)研究蘇中菁英權力鬥爭的專着《聲望、操弄與強制》,媒體界則有華爾街日報記者王春翰所着的《Party of One: The Rise of Xi Jinping and China’s Superpower Future》,亞洲學會的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最近也致力於探索這個題目。
現在要做任何猜測是很難的,二○一七年十九大前,外界紛紛猜測習近平會確立接班人,當時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被日本媒體、甚至是美國《外交政策》期刊,封爲未來的中國領導人,結果陳敏爾至今連政治局常委都不是。
習當然可能不指定接班人,繼續做下去,到了二○三二年中共廿二大,他才七十九歲,反觀今年十一月滿八十二歲的美國總統拜登都要競選連任,鄧小平南巡時已八十七歲,外界怎能批評習近平年紀太大?
總書記獨尊 六常委皆無權
現在外界認爲中共政治局雖是七常委,但總書記至高無上,其他六常委「分憂不分權」,有的只是工作負擔,由習授予權力,隨時可能收回,其他六常委各管一塊,看不出來有人黨政軍輪番歷練,有接班人的態勢。
六常委中還有等級之分,其中最有權的兩位:李強排名第二,既是總理又管經濟,另有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中辦主任蔡奇,既管黨務又掌安全,最近屢獲習的嘉勉,聖眷正隆,足與李強分庭抗禮,兩人又正好是習下屬兩大派系的領頭人物,蔡奇是福建幫,而李強是浙江幫,但也可能是習刻意造成兩人相互競爭,好分而治之。
有人說,蔡奇參贊機要,會是首先知道習近平生理、心理狀況的人,也有人說,目前國家強制工具都控制在福建幫手上,還有人說,雖然韓正擔任的國家副主席,看似不起眼,但在習不能視事時,卻是唯一可以名正言順代理其職位的人。
倉促找接班 削弱自身權威
但這些傳言都抵不過權力的邏輯:習不可能短期內任命接班人,因爲這樣做會削弱習本身的權威,造成自己支持陣營中的分裂,最終讓自己的政治遺緒中斷,甚至危及自己的安全。
這就是典型的繼承難局(Succession Dilemma):如果指定的接班人爲了要有效接班,就要開始累積權力,導致大家開始往新的權力中心靠攏,這自然會危及現有的領導人,但是如果不開始經營班底,屆時會接不了班。
可是在極權的政治體系中,權力即生命,沒有了權力,下場堪慮;哈佛大學政府系王裕華教授在《興衰:菁英網絡演變與帝制中國》研究中發現,凡不是因死亡而交出皇權的皇帝,有接近六成是死於非命、自殺或被迫遜位。也有政治學家統計,在上個世紀,約四成的西方國家獨裁者離開職位後,不是被流放、下獄,就是死亡。
交棒若太遲 功業難保延續
但是不選定繼承人,短時間雖避免權力危機,也可以讓手下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但如果懸疑過久,也會造成反彈,甚至可能醞釀造反,長期對自己的功業,甚至歷史評價,造成不可測的影響。換言之,沒有自己選定接班人,就無法控制自己的遺緒(legacy)。曾國藩說,要成就大事業,必先選定接班人,道理在此。
所以習的繼承難題,就必須在可能削弱現有權力,以及爲了未來功業,兩者之間不斷求取平衡,而且很有可能選定了第一位繼承人,在考察不符合標準之後丟棄不用,再立第二位。
基於以上的權力邏輯,習不會很早確定接班人,但他愈晚指定接班人,其權力基礎就愈薄弱。最糟糕的,就像是毛澤東死前的模式,當時毛已經選定了王洪文作爲接班人,但是老人多疑,而且考慮很多,死前五個月,毛急速拔擢華國鋒爲接班人,結果華國鋒不僅不能貫徹毛壓制鄧小平的遺志,甚至還被脅迫同意政變,逮捕四人幫。
習打破慣例 難預測接任者
之所以中共選擇接班人會是如此神秘,是因爲沒有規則,最接近的一次,也是中共政治慣例最成熟的一次,就是二○一二年前,習近平與李克強進行黨內幹部的假投票,結果習近平勝出,成爲黨總書記,李克強變成第二位的總理。可是習近平當政十年,黨內政治慣例被他自己破壞殆盡,接班人的正統性,如今沒有規則可以依靠。
習最關心的,當然是接班人承繼自己民族復興夢的大業,從歷史上來看,如果習交棒之際,中國是形勢大好時,接班人較可能繼續習的路線,可是如果中國遭遇困難,繼承人將可能不會走習的方向;從中共黨史來看,當毛過世時,社會中對文革的怨氣已經快要炸鍋,華國鋒與鄧小平藉機轉向改革開放,而當二○一二年習近平剛上臺時,大家對於江、胡所累積下來的腐敗,也忍無可忍,這才促成習近平前所未有的反腐掃蕩。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習的繼承人絕對不會如他這麼有權力,這意味着會有更多的權力分享,也許回到胡錦濤時代的集體領導制,新一代領導人的成長經驗,不會再有文革的烙印,也不會繼承太多民族的自卑或自大,也許這對臺灣,對亞太各國,甚至對全世界,是件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