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小心悶出香港腳 戶外活動留意「毛毛蟲皮膚炎」

春夏交替,戶外活動要小心「毛毛蟲皮膚炎」,下雨天則要留意潮溼悶熱造成香港腳。本報資料照片

今天正式進入氣象署定義的梅雨季,但仍有民衆會把握好天氣爬山或到公園野餐,皮膚科醫師提醒,春夏交替要小心「毛毛蟲皮膚炎」,當部分毛毛蟲的纖毛或蟲體接觸到皮膚,會因爲刺激引發過敏反應,出現一個個丘疹,提醒民衆到戶外活動,要穿着長袖衣物,也要避免坐在樹下;潮溼悶熱的天氣狀態或工作環境,發現腳部出現皮屑、趾縫潰爛、水泡等,則是香港腳症狀。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臺北長庚醫院皮膚外科副主任黃毓惠說,春夏時節,會有很多蝴蝶跟蛾的毛毛蟲,這些毛毛蟲身上很多細的纖毛,毛毛蟲的毛被風吹過沾到皮膚,甚至毛毛蟲掉到身上,纖毛刺激皮敷會引起過敏反應,出現一個個丘疹,治療上會使用抗組織胺藥物,或擦局部外用藥,到戶外活動時,建議穿長袖衣物,也要避免坐在樹下。

下雨、又剛好碰到春天,黃毓惠說,最近蕁麻疹病人變多,各個年齡性別都會有,在季節交換的階段,案例的確會比較多,皮膚會癢、出現一塊塊紅疹,一但洗熱水會更癢,多數患者都是因爲癢到受不了或出現紅疹就醫,但如果是慢性尋麻疹可能反覆發作;治療方面,輕微個案會給予抗組織胺類藥物。

但蕁麻疹也會出現嚴重個案,黃毓惠表示,嚴重個案不只會出現全身性紅疹,甚至眼皮、嘴脣也會因爲血管性水腫而腫起來,更嚴重則會導致呼吸困難,如果有出現症狀加劇的患者,要儘快到急診就醫,避免影響到呼吸系統。

進入梅雨季節,多數人會聯想到下不停的雨,黃毓惠說,夏天比較容易流汗、悶熱,如果有淋雨,腳就不要悶住,否則容易導致黴菌滋生,如果皮膚出現皮屑、腳趾縫有些潰爛,甚至起水泡,都算是香港腳的症狀,治療上會使用抗黴菌外用藥膏。

黃毓惠表示,如果病竈從腳傳到其他部位,如屁股、身體等,就會變成體廯,這樣就算比較嚴重的情形,治療上會給予口服抗黴菌藥物,提醒生活或工作屬於容易流汗、悶熱的族羣,如戶外工作者、需要穿着隔離衣的民衆,要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