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披露“黑錢”滲透美國國會內幕
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道 美國“治國方略”網站11月14日刊發題爲《企業和外國勢力如何滲透美國國會》的文章,作者是美國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外交政策民主化項目初級研究員尼克·克利夫蘭-斯托特。文章摘編如下:
曾在美國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和外交關係協會等知名智庫擔任高級職位的朝鮮半島問題權威專家蘇密·特里於今年7月遭起訴,罪名是爲韓國充當外國代理人。十多年來,特里公開支持韓國的政策立場,並向韓國官員提供情報。據稱,她藉此換取奢侈品、高檔晚宴,以及對一個以韓國爲重點的政策項目的資金支持。
起訴書中罕見提到一項鮮爲人知的國會披露要求——“誠信證詞”表。該表格要求,出席衆議院聽證會的證人必須披露與聽證會主題有關的外國政府資助和聯邦撥款,以便議員瞭解潛在的利益衝突。表格還會問到證人是否爲登記在冊的外國代理人。
在2016年至2022年期間,特里曾三次就美韓政策出席聽證會,每次都聲稱自己不是註冊的外國代理人。起訴書稱,“在沒有向司法部長登記、也沒有披露代理人身份的情況下,特里發揮了外國代理人的作用,並自稱秉持公正和獨立的立場,讓國會和美國民衆無法公正評估其身爲(韓國)政府代理人所作的證詞”。
司法部此處的假設是,國會通常能夠公平地評估證人的證詞。但在國會山,面對“誠信證詞”表隱瞞不報的情況是常態,而非個例。
“治國方略”網站上月報道稱,在2021年至2024年期間,出席衆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的智庫相關證人中,有89%任職於接受過外國政府資助的組織。這些證人中有一半以上沒有披露任何外國政府資助。
另有三分之一的智庫證人來自根本不披露任何捐助者的組織。許多這些“黑錢”智庫直接聲稱,“誠信證詞”表中的問題不適用於它們的情況。畢竟,誰能去核查事實呢?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與其他智庫證人相比,特里在2022年的“誠信證詞”表中還算坦誠。曾收到聯邦調查局警告的她在當年表格中列出了伍德羅·威爾遜中心的幾十家外國政府捐款方,包括該中心網站上沒有列出的資助金額細節。
這種普遍缺乏透明度的情況是當前系統的特徵,而不是疏漏。大多數證人都利用了系統中的一個漏洞:允許他們以“個人身份”作證。換句話說,他們宣稱自己的證詞不代表任何組織,只代表個人意見——即使他們碰巧爲一個從外國政府或軍火商那裡收大筆資金的組織工作,而且他們的建議也碰巧有利於這些金主。
“以個人身份作證是規避透明度的一種方式。”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高級顧問、“治國方略”網站調查記者埃利·克利夫頓解釋說,“這是一種避免真正遵守規則的方式”。
自2021年以來,137名智庫證人中有90人利用了這一漏洞,比例超過65%。在衆議院外交委員會關於灰色地帶策略的聽證會上,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伊麗莎白·布勞也利用了這一漏洞。美國企業研究所是一家知名的保守派智庫,不披露其資助者。布勞甚至在一開始聲明自己是代表她的僱主出席聽證會,後來又用筆劃掉她的答案,改口稱僅代表她自己。自2021年以來,八名來自美國企業研究所的證人都利用了這一漏洞。
從2021年到2024年,在衆議院外交委員會作證的智庫從五角大樓前100名承包商那裡獲得至少2000萬美元。這些情況無一向國會披露,只是因爲議員們沒有問。(編譯/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