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航天實力提升帶來“戰略紅利”
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道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8月16日發表題爲《中國提升太空能力,擴大戰略優勢》的文章,作者爲娜姆拉塔·戈斯瓦米。文章編譯如下:
從新的巨型衛星星座到成功的登月任務,中國對太空計劃的重視正在帶來戰略紅利。
上週,中國發射了首批18顆衛星,作爲其“千帆星座”衛星網絡的一部分,這個項目類似於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超級星座。“千帆星座”旨在提供低時延、高速率互聯網服務。
與航天工業其他領域一樣,地球軌道互聯網——也叫衛星互聯網——是一個新興競爭領域。對中國來說,在低地球軌道衛星產業市場取得領導地位意味着掌握戰略優勢,因爲該行業具有“先到先得”的特點。中國希望到2030年成爲衛星互聯網領域領導者。
中國政府已經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它也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目標的組成部分。地球同步軌道、中地球軌道和近地球軌道衛星的一體化協同發展具有特殊意義,爲中國商業航天產業蓬勃發展提供長期支持。
今年,中國的探月任務也取得重大成功。2024年6月,執行月球南極探測取樣任務的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並將月背樣品帶回地球。此次嫦娥六號任務具有改變遊戲規則的性質。
此外,對2020年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分析證實,在此前被認爲沒有水的月球區域存在分子水。這一發現支持了中國在2035年前在月球上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目標。
2026年前後,中國將發射嫦娥七號,重點深入瞭解月球形貌,並繪製月球水存在地圖。俄羅斯、埃及、泰國、瑞士和國際月球天文臺協會將幫助開發嫦娥七號搭載的科學儀器。
這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佈的有43個簽署國的《阿耳忒彌斯協議》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的太空計劃最近接連遭遇挫折。NASA今年取消了“蝮蛇”探測器探月項目,主要原因是開發延誤和成本超支。“蝮蛇”探測器原本計劃在月球表面尋找冰和其他潛在資源。
NASA還取消了在軌服務、組裝和製造項目,“原因是項目不斷遭遇技術、成本和進度方面的挑戰,以及……缺乏可靠的合作伙伴”。
相比之下,中國正投入發展自己的在軌服務、組裝和製造能力,特別是爲近地球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的衛星和大型平臺加註燃料。中國已將在軌服務、組裝和製造能力納入國家戰略技術。
中國正穩步提升太空實力。北京認識到太空資產對發展戰略優勢的重大意義,並作出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整合近地球軌道、中地球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的不同技術,確立綜合優勢。(編譯/郭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