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優先 衝擊臺美科技、農業
美國總統川普主張大徵關稅,藍委提醒,臺美貿易要更注意關稅、貨幣及匯率問題。圖爲美國總統川普(右一)與與副總統範斯(右二),於美東時間20日出席就職典禮。(路透)
川普2.0時代正式來臨!美國總統川普主張大徵關稅,藍委直言,可預料將來「關稅是武器、交易是目的、對話會繼續」,臺美貿易要更注意關稅、貨幣及匯率問題;綠委則建議,未來我方應強調透過臺灣提供的晶片中間財,美國才得以偉大。
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21日預測,川普2.0時代「關稅是武器、交易是目的、對話會繼續」,而臺灣是美國貿易逆差的第六大來源,可能面臨關稅制裁,賴清德政府必須以更務實的態度,採取靈活、彈性策略,以「臺灣優先」應對川普的「美國優先」,才能在談判中換取最大的國家利益。
藍委李彥秀則點出,關稅、能源與製造仍然是「川普字典」裡面最重要的部分,根據一份尚未公開的背景說明文件,川普要求「扭轉全球化和忽視美國貿易政策所導致的破壞性影響」,文件中還要求聯邦各機構解決其他國家的貨幣操縱問題,恐怕是臺灣更該擔心的問題。
李彥秀說,川普新政的打擊面是否會從關稅進一步擴大到匯率,拉大美國製造的優勢,甚至規畫仿效40年前的《廣場協議》,與中國大陸及歐洲簽署「海湖莊園協議」,要求貿易伙伴貨幣升值,以增強美國貿易競爭力,可能是另一個高度未知的變數。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則指出,川普多次強調「美國優先」政策,可能對臺灣與美國的雙邊合作以及區域安全穩定帶來影響,針對貿易部分,川普始終主張對外國徵收更高關稅,併成立專責單位「對外稅務局」,他認爲川普上臺後,對臺美科技、農業領域的雙邊貿易影響最巨。
然而,陳冠廷強調,臺灣與美國在經濟上的互補性非常強,整體貿易狀況不能單一類比中國式的傾銷,未來我方論述應該強調透過臺灣提供的晶片中間財,美國才得以偉大,外交部、經濟部也應就臺美政經的溝通頻率、方式,推進能爲兩國創造更多合作機會,而非增加不必要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