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評520演說:陸作「最大惡意解讀 」、美國反應「很有深意」

針對美中對總統賴清德520就職演說的反應,美國對中研究學者孫韻分析,中國對賴總統的就職演說做出「最大惡意的解讀」;相對地,美國從國務卿布林肯的賀電到國務院的聲明,讓兩岸都無可挑剔且四平八穩,頗具深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針對美中對總統賴清德520就職演說的反應,美國對中研究學者孫韻分析,中國對賴總統的就職演說做出「最大惡意的解讀」;相對地,美國從國務卿布林肯的賀電到國務院的聲明,讓兩岸都無可挑剔且四平八穩,頗具深意。

孫韻認爲,美中臺之間的未來互動充滿不確定性。觀察家認爲,賴總統會推動自己的政治願景;而美國未來的政策很大程度取決於11月總統大選結果;中國的政策也要取決於經濟表現、內部政治發展、領導人的偏好及意願,三方很難在短期內有確定答案。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今天發表孫韻題爲「美中對賴清德520就職演說的反應」的文章。她指出,賴總統的520就職演說牽動多方敏感神經,對於未來4年兩岸關係的判斷,都要從這篇演說中尋求蛛絲馬跡。而從美中對演說的反應,或許可以一窺未來4年臺海局勢可能的進展。

孫韻直指,如同衆人預料,中國對賴總統的就職演說作出「最大惡意的解讀」。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賴總統演說雖然沒有宣佈臺獨,但「處處顯示臺獨傾向」。相形之下,演說提到的「重啓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臺就學」反而沒有產生積極效應,因爲中國本就認爲,民進黨是觀光旅遊和陸生赴臺受限的始作俑者。

她認爲,從臺灣的角度來看,無論在就職演說中釋放怎樣的善意,只要沒有滿足中國要求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的前提條件,都會被中國認爲「一貫謀獨」。既然中國的態度已經確定,而改善兩岸關係的門檻又高不可攀,且不能代表臺灣內部民意的共識,臺灣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儘量推進臺灣的敘事」。

孫韻觀察,中國當局對賴總統演說的反應,過去一週內經歷了漸進的過程。在520當天和第2天,中國的重點首先是蒐集內部和外部對演說的反應,雖然國臺辦連兩天都就演說做出批判和闡述,但是直到5月22日,中國輿論才火力全開猛烈抨擊。

直到5月23、24日,共軍東部戰區對臺展開「聯合利劍—2024A」軍演, 覆蓋臺灣本島周圍5個區域,並首次覆蓋金門、馬祖、烏坵、東引等離島,並聲稱是「對臺獨分裂勢力的強力懲戒」。

孫韻針對這次共軍軍演首次涵蓋離島指出,這雖然引起關於中國對臺灣離島動武的憂慮,但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保持金馬目前的地位,實際上增加了臺灣的羈絆和兩岸之間的聯繫,且自八二三砲戰以來就是中國既有的作法,所以佔領離島並非北京眼中的上策。

至於美方反應,孫韻認爲「很有深意」。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對賴總統就職的公開祝賀相對穩健。在祝賀賴清德成爲「臺灣」第5位民選總統之餘,布林肯提出的是「美國人民」和「臺灣人民」之間的夥伴關係,凸顯出「非官方性質」,且在文末強調要深化長久以來美國和臺灣的「非官方關係」。

孫韻認爲,布林肯這一表態,清晰且技巧地保持了美國長久來的戰略模糊政策,讓中國和臺灣雙方都無可挑剔。

她表示,針對中國舉行環臺軍演,美軍沒有做出非常明顯的反應。美國國務院直到軍演結束後的25日發表聲明,譴責對臺軍演可能導致事態升級,並與盟友和夥伴就共同的關切進行協調,內容四平八穩,既譴責了中國,又沒有對中國軍演做出軍事上的反應。

孫韻認爲,對觀察家來說,賴總統的演說、中國的反應及美方的迴應都不令人意外,「既無驚嚇、也無驚喜」。今年美中關係止穩回暖是這次管控臺海局勢的大背景,在美中力圖穩定雙邊關係的條件下,華盛頓和北京都有意願不讓局勢因爲臺灣520就職演說失控。

但孫韻指出,美中臺之間未來的互動充滿不確定性。民進黨未來4年的政策是否仍完全堅持蔡英文時期確定的路線尚未可知,且許多觀察家認爲,賴清德會在執政期間推進自己的政治願景;至於美方未來的政策,很大程度取決於今年11月總統大選的結果。

而中方的政策,也要取決於中國的經濟表現、內部政治發展,以及領導人的偏好和意願。上述三方都很難在短期之內得出確定的答案。

孫韻提到,對中國來說,過去8年的兩岸政策,並沒有讓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更光明。由於「九二共識」這項前提條件,中國拒絕與蔡英文接觸對話,造成的結果是臺灣漸行漸遠。如何接受臺灣內部的現實,創造性地選擇接觸路徑,是中國未來管控分歧和風險的核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