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突然發現,殲36不是戰鬥機,而是戰轟機,美軍需退到第三島鏈

我國的六代機殲-36戰機自從亮相之後,整個西方主流媒體幾乎都陷入了一陣詭異的沉默之中,對於我國的殲-36戰機,他們選擇視而不見,直接“裝死”。

然而事實就是事實,不是說你假裝看不見那麼中國的殲-36戰機就會消失,美國早晚還是要真正的面對中國已經率先研發出六代機的事實。

如今美國國內已經出現了一種聲音,聲稱中國有了殲-36戰機之後,在事實上突破第二島鏈已經不再困難,美國需要將防線退到第三島鏈...

殲-36戰機到底有什麼意義

事實上我國對成飛試飛的這款高度疑似六代機的戰機,還尚未做出任何的正面迴應。不過根據戰機上的數字,西方媒體已經將其命名爲“殲-36”。

除此之外,也或許是因爲該款戰機的三角形機翼類似於飛蛾張開翅膀,所以美國媒體還給殲-36起了一個綽號“蛾人”。

看得出來,美國對於我們的殲-36其實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的,不然也不會給殲-36起一個如此駭人的代號。“蛾人”多少有點好萊塢驚悚恐怖電影中反派的感覺,就像是“變蠅人”什麼的。

不過部分美國媒體和軍事專家倒是也能夠做到客觀的看待殲-36的這個問題,他們就認爲中國的殲-36其實並非是一款傳統概念的戰鬥機,而是一款大型的戰鬥轟炸機。

其內部的彈艙能夠攜帶大量的遠程空空導彈和巡航導彈,甚至是我國的鷹擊-21空射彈道導彈。

殲-36的大體積,三角翼以及三發動機都意味着該款戰機有着至少3000公里的作戰半徑,以及超過2.5馬赫的速度,這對於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部署都有着巨大的威脅。

美國此前在整個西太平洋的佈局,事實上都沒有考慮到殲-36的存在。

長期以來對於美國而言,雖然第一島鏈已經變得不再安全,但是至少五角大樓還是堅信第二島鏈是安全的。

可是隨着殲-36的出現,在部分美國人的眼中,第二島鏈或許也已經不再安全。根據“美國海軍學院”最新發布的文章,美軍認爲目前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都已經不再安全。

美軍如今應當考慮的是將太平洋主力撤退到距離中國本土更加遙遠的第三島鏈,那麼在五角大樓的概念中,第三島鏈到底在哪裡呢?

撤退到第三島鏈意味着什麼?

理論上來說,第三島鏈是北起阿留申羣島,南至新西蘭的一道島鏈,中間包括夏威夷羣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島嶼。

按道理說,第三島鏈至少就目前而言,算是相對安全的。我國除了洲際導彈之外,沒有太多打擊第三島鏈的能力。

我軍的陸基戰機飛不到第三島鏈的上空,我軍的航母理論上來說倒是能夠到達第三島鏈附近,但是我國在沿途沒有任何的落腳點,所以如果真的爆發戰爭,這麼做其實也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對於我軍艦隊而言更是相當的危險。

但是對於美軍而言,如果放棄了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將主力退到第三島鏈,確實是安全了,可是付出的代價更是美國難以接受的。

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共進行了兩次較大的戰略收縮,第一次是在1973年,美國放棄了南越政權,這次收縮美國失去的不僅僅只有南越政權,還失去了對整個東南亞的全面控制權,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盟友面前露了怯,讓包括法國在內的幾個盟友全部都看清了美國的真面目,美國的盟友體系在當時也出現了裂痕。

但是好在蘇聯在1991年解體,美國的霸權得以繼續維持。

而在二十一世紀,美國又放棄了阿富汗,撤離了喀布爾,這再次讓美國的盟友對美國的實力產生了懷疑,更是讓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對手對美國的能力產生了質疑。

於是阿克薩洪水行動便出現了,好在俄烏衝突的爆發,讓歐洲暫時團結在了美國的周圍。

如今美國如果再次退到第三島鏈,那麼對於美國而言這也意味着第三次的戰略收縮,而且如果這次真的就這麼收縮了,那這無疑也將會是美國二戰後所進行的最大的一次戰略收縮。

而這意味着中美之間如果真的爆發戰爭,那麼沖繩羣島,橫須賀基地,關島以及菲律賓這些重要的節點,美國甚至連保護都做不到,直接就會失去。

質疑霸權

事實上當美國內部有人提出這種想法的時候,就意味着美國已經開始質疑自己對全球的霸權是否還能夠維繫了。

因爲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都是建立在美國全球霸權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這個霸權本身不存在的話,那麼美國無疑也無法維持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存在。

如今的美國不僅在考慮第三島鏈的問題,甚至還在考慮西向的印度洋上的第四島鏈和第五島鏈,以前的美國其實是不考慮這些問題的,因爲如果中國無法突破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就無法西出印度洋,看得出來美國對自己其實是越來越不自信的。

而第三島鏈的背後,實際上就是美國本土,退守第三島鏈某種意義上也意味着美國正在考慮保衛本土的問題了。

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真的打破美國爲我們套上的島鏈枷鎖,但是很顯然美國人自己對於自己,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信心。

毫無疑問,這對美國霸權而言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