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F-35B戰機與1殺器合體 陸在南海頭痛了?
F-35B戰機1月與AGM-158C長程反艦飛彈(LRASM)合體,首度進行試飛的畫面。(五角大廈國防視覺資訊發佈服務單位/DVIDS)
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4日和F-35帕圖森特河綜合測試部隊(F-35 Pax River Integrated Test Force)完成了一項初步飛行測試,讓長程反艦飛彈(LRASM)與短場/垂直起降的F-35B戰機合體。
《保加利亞軍事網》(BulgarianMilitary.com)6日報導,這次測試就在去年9月F-35C接受類似的評估後,而這顯示F-35進行第4批次(Block 4)升級計劃的另一里程碑。相關測試在於增加先進武器,尤其是AGM-158系列彈藥,來擴展F-35的戰力,其中除了聯合空對地遠程飛彈(JASSM)外,還有反艦型衍生品長程反艦飛彈。對美軍來說,這可能代表增強F-35在多領域作戰中的角色,重塑它在競爭環境中的實用性。
長程反艦飛彈是精確導引武器,專爲打擊海軍資產而設計,能穿越精密複雜的防空網。雖然射程並未正式披露,但普遍認爲超過數百英里,讓發射平臺得以從安全距離交戰。
美國軍方日益致力對抗中方與日俱增的海軍力量,尤其是在南海,北京在當地將人工島軍事化,並部署先進武器以宣示領土主權。中國大陸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網包括東風-21D和東風-26彈道飛彈等系統,由於它們具備從遠距瞄準美國海軍資產的潛力,常被稱爲「航母殺手」。
而長程反艦飛彈能打擊超出許多防禦系統覆蓋範圍的船艦,靠着這種能力,它可能成爲平衡作用,讓F-35B等平臺能打擊高價值目標,而不進入最嚴密的防區。這種能力可能會威懾侵略行爲,或起碼使對手的計劃複雜化。
然而,作戰影響不僅限於任何單一戰區。F-35B能從兩棲艦發射,意味它能支援一連串任務,從中東的精準打擊,到北極的快速反應行動。它與長程反艦飛彈合體,提高了這種多功能性,爲指揮官提供了因應傳統和非對稱威脅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