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非過敏!醫曝「3要1不」口訣 依賴類固醇恐致白內障

蕁麻疹發病期間,會出現如蚊蟲叮咬的「紅、腫、癢」症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蕁麻疹發作時,身體各處會出現疹塊,伴隨紅腫及癢感,讓不少民衆深受其擾。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皮膚免疫科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陳俊賓說明,蕁麻疹又分過敏引起的急性蕁麻疹,及自體免疫細胞異常引起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我國有20~25萬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好發年齡爲20至40歲,女性發病比例約爲男性2倍。

陳俊賓解釋,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屬自體免疫系統失調疾病,與暫時過敏性的急性蕁麻疹不同,慢性蕁麻疹是體內免疫細胞異常分泌,引起血管擴張、腫脹組織胺,造成風疹塊與血管性水腫,並出現「紅、腫、癢」三大症狀,往往會在1、2天內消失,但很快又會復發,且過敏原、壓力大、焦慮等情緒可能誘發或加重症狀。

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陳怡行強調,剛確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患者多爲青壯年,常抱持「發病再治療」的想法,然而慢性自發性蕁麻疹非暫時性過敏反應,需要仰賴長期穩定的疾病控制。

陳怡行表示,若患者只有發作時才用藥,或緊急使用類固醇壓制症狀,可能導致療程延長,患者停用類固醇後,還得面對更劇烈的疾病反撲,引起水牛肩、月亮臉、青光眼、白內障等副作用。

陳怡行說明,類固醇治療急性蕁麻疹有效,但無法根治、清零慢性尋麻疹,只能暫時性緩解,藥效一退又會再復發,使用類固醇的副作用,遠大於蕁麻疹本身帶來的困擾,因此不建議病患使用。不過,若病人突然出現嚴重症狀,有時仍會依靠類固醇,迅速回復基礎狀態。

陳怡行指出,目前在慢性蕁麻疹治療上,主要以抗組織胺爲主,若病患接受抗組織胺治療2~4周仍無效,可以考慮免疫調節劑及生物製劑療法,很多人使用後,能慢慢減少抗組織胺服用的藥量,效果較佳,但兩者皆屬第三線用藥,目前仍需自費。

醫師提醒,患者應謹記「三要、一不」口訣,要就醫、要持續、要回饋、不依賴類固醇。(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皮膚免疫科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陳俊賓提供)

陳怡行說,現在跟過去比起來,已經越來越少患者使用類固醇,但因爲新的生物製劑在基層診所不易取得,三不五時還是會遇到一些長期使用類固醇的病患,提醒患者應謹記「三要、一不」口訣,要就醫、要持續、要回饋、不依賴類固醇。

陳怡行提醒,當患者莫名發生紅、腫、癢症狀超過6周,建議到醫院檢查治療,透過穩定治療及早控制疾病,治療期間有任何不適,也要向醫師反應,透過調整劑量或藥物來降低副作用,且不應過度依賴類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