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有救了!哈佛醫學院:增強1種因子,提升衰老大腦鈍感力

前段時間,派派不小心劃傷手指,因爲十指連心,痛到懷疑人生!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年輕時受傷也許疼一下就好,但隨年紀漸長,步入中年、老年時會出現更多慢性疼痛,受傷後也需要更久才能消除痛感。

正巧,哈佛大學醫學院Xinbo Wu、Shiqian Shen、Weihua Ding等學者最新在《Aging Cell》上發表了一篇研究[1],探討了衰老大腦會持續感知疼痛的原因。他們發現一個潛在靶點,通過3種途徑增強它可以提升大腦的“鈍感力”,告別持久的慢性疼痛!

PART 01 感知疼,所以疼!你的痛感,來自這一關鍵大腦區域

伴隨衰老,容易產生的長期慢性疼痛首先會從哪裡來?答曰:大腦的初級體感皮層(S1區域)。初級體感皮層S1區域位於大腦頂葉,是接受軀體感覺信息的關鍵大腦區域,與疼痛感知相關。

圖注:藍色部分爲體感皮層

例如,在帶狀皰疹感染的皮疹和水泡症狀消失後,人們仍可能持續感覺到超過數月的疼痛,這種疼痛就與S1區域的適應性變化有關,受誘發疼痛和自發疼痛強度的影響。尤其是在60歲以上的人羣中,這種神經性疼痛的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2]。

儘管大腦S1區域在疼痛處理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還不清楚,衰老是否會改變S1區域對疼痛的感知機制,導致持續的慢性疼痛。爲此,哈佛大學的學者們展開了一番研究。

PART 02 疼痛不停?是衰老大腦神經元太過興奮,出現異動!

首先,研究人員對年輕(4個月)和年老(18個月)小鼠進行了模擬坐骨神經痛的CCI手術,通過測試小鼠後爪對機械刺激和熱刺激的撤回閾值,對比了它們的痛覺恢復情況。

結果發現,在受傷後4周左右,年輕小鼠就能恢復到受傷前感知痛覺的基線水平,然而老年小鼠則需要7周才能恢復。

這說明,在遭遇同樣的神經損傷後,老年小鼠會出現更長時間的傷害性行爲(nociceptive behavior)。在這裡,傷害性行爲指對疼痛刺激的自然反應,表明老年小鼠在感知傷痛上更敏感。學者們將其稱爲“衰老相關的疼痛慢性化”。

圖注:老年小鼠在經歷神經損傷後,其痛覺行爲的恢復時間比年輕小鼠更長

如上文所述,之所以感受到痛,是因爲大腦S1區域接受到了痛感。那麼,衰老使小鼠S1區域發生了何種變化,才使得痛感持續了呢?

爲此,學者們建立了雙色活體雙光子鈣成像技術(鈣是神經元中重要的細胞信使,可反映神經活動水平),用於觀察大腦S1區域的神經元活動情況。

圖注:實驗設計圖;AAV8-Dlx-GCaMP6f(綠色)用於標記中間神經元;AAV8-CaMKII-jRGECO1a(紅色)用於標記興奮性神經元

結果發現,在第35天時,與年輕小鼠相比,衰老小鼠大腦S1區域中存在着持續異常的神經元活動,表現爲興奮性神經元活動過度和中間神經元活動減弱。因此,研究人員認爲,大腦S1區域的神經元變化是可能使衰老相關的疼痛變得經久綿長的原因。

圖注:年輕(黑色)和老年(紅色)小鼠神經損傷後的興奮性神經元、中間神經元的活躍情況

那麼,是否有方法讓過度興奮的神經“安靜”下來,改善衰老帶來的持久性疼痛呢?

研究人員表示,不妨從中間神經元下手。因爲,中間神經元能釋放抑制性的神經遞質(如γ-氨基丁酸,GABA),局部地調節大腦S1區域的興奮性神經元,抑制神經活性。

果不其然,採用化學遺傳學工具DREADDs激活中間神經元后,神經損傷老年小鼠的傷害性行爲顯着減輕。免疫熒光成像也證實,有80%受到激活的中間神經元釋放了抑制性神經遞質。

圖注:激活中間神經元后,老年小鼠的刺激撤回閾值增高,表明對疼痛的敏感度增加,傷害性行爲減輕

現在我們知道了,要想年老大腦少受點痛,“激活中間神經元、抑制興奮神經元”是一條可行之路。

不過,剛剛只是採用化學遺傳手段驗證了這一點,本着打破砂鍋探到底的精神,學者進一步在基因層面上繼續挖掘可靶向的目標,來減輕衰老大腦對疼痛的敏感度,增強其“鈍感力”。

PART 03 直擊根源,解決衰老痛不停!增強一種因子,安撫興奮神經元

研究人員經測量發現,大腦S1區域有一種名爲“PGC-1α”的轉錄共激活因子(增強或激活特定基因轉錄的蛋白質),其在老年小鼠中的水平顯著低於年輕小鼠。

此前研究表明,PGC-1α因子在大腦海馬體和皮質區域廣泛存在,能夠影響許多重要的生物過程,比如調節神經元功能、線粒體生物發生;並且,PGC-1α先前也已被認爲與中間神經元功能以及持續的傷害性行爲有關,這自然引發了學者們的興趣。

圖注:由PGC-1α激活調節的下游信號通路

在本試驗中,與野生型小鼠相比,只有一個PGC-1α等位基因的小鼠,會出現更長時間的傷害性行爲,以及S1區域持續的過度激活。更慘的是,如果敲除該因子,小鼠會因嚴重神經變性而直接過早死亡。

因此,研究人員大膽推測,是PGC-1α因子介導了S1區域衰老相關的疼痛慢性化,再聯想到,衰老大腦S1區域會出現的異常神經元活動(興奮神經元過度活躍,中間神經元減退)。

問題便來到——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增強PGC-1α因子的表達,來激活中間神經元,抑制興奮神經元,解決衰老大腦對疼痛的持續感知?

圖注:PGC-1α單倍體不足會導致疼痛慢性化和S1區域神經動力學改變

於是,研究人員構建了一種攜帶PGC-1α基因的AAV病毒(將基因遞送至細胞的載體),注射到衰老小鼠大腦S1區域中,這可以增強大腦PGC-1α蛋白水平。他們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增加了PGC-1α水平的衰老小鼠能更快地解決傷害性行爲。進一步鈣成像檢測神經元活動顯示,當中間神經元中的PGC-1α水平增強,衰老小鼠大腦中過度興奮性的神經元也會得到緩解。

這說明,想要增強大腦“鈍感力”,提升PGC-1α因子水平或許纔是治標治本的選擇,這無疑是爲減輕老年人慢性疼痛提供了一個新的潛在治療靶點。

PART 04 三種抗衰途徑,增強PGC-1α因子表達!

解決了機制層面上的問題,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做點什麼來增強和調節PGC-1α因子的表達呢?派派發現,有藥物和非藥物途徑可以選擇。

(1)二甲雙胍

首先,抗衰愛好者們的老朋友二甲雙胍被證明可以增加PGC-1α表達。比如,二甲雙胍可以選擇性上調肝臟PGC-1α表達[3],或部分通過骨骼肌中的AMPK磷酸化增加該因子的表達[4]。

(2)運動鍛鍊

耐力訓練和力量訓練時,運動神經元中增強的鈣信號可以改變重要的轉錄因子,使肌肉基因的表達發生改變,尤其是PGC-1α;長期鍛鍊可以提高PGC-1α因子水平,甚至在單次鍛鍊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5]。

(3)熱量限制

有文獻顯示,熱量限制可以誘導PGC-1α表達,促進線粒體生物發生;又鑑於PGC-1α增加與神經保護呈正相關,學者們提出PGC-1α調控通路可作爲營養干預的目標來預防神經退行性病變[6]。

-TIMEPIE COMMENT-

寫到這裡,派派深刻感知到了什麼叫“萬事萬物的聯繫性”。在我們解構了大腦初級體感皮層S1區域、興奮性/中間神經元、PGC-1α因子,瞭解爲何衰老大腦總是疼痛難停後,恍然發現,要想提升PGC-1α並增強大腦的“鈍感力”,還是可以嘗試幾種老生常談的抗衰方式,比如二甲雙胍、運動和熱量限制。你還在等什麼捏?趕快起來運動一下啦!

—— TIMEPIE ——我們不是必須隨着時間流逝而變老”,這裡是專注“長壽科技”科普的TIMEPIE,爲您帶來最前沿、最熱門的抗衰資訊。全國首個“長壽極客聯盟”招募中,定期線下沙龍、抗衰主題實踐(冥想、輕斷食)、環球抗衰之旅(健康長壽中心、衰老研究所)等你解鎖!感興趣的讀者歡迎小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