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兒時回憶 夏日納涼掀起“藤編風”

本報訊(記者 朱雪芬 見習記者 徐璟傑)三伏天氣溫居高不下,人們想着辦法消暑納涼。在過去沒有空調的日子,透氣、涼快的藤椅是家家戶戶必備物品,也成了不少人小時候的回憶。如今,這門老手藝在藤編手藝人的創新下,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目光,藤編貓窩、藤編手提袋……掀起了一股夏日納涼“藤編風”。

藤編,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清朝中後期及民國時期,香山藤編得到相當發展,名揚江浙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山藤編的從業人員一度高達2000多人,可謂處於鼎盛時期。當時,太湖邊的外塘村還成立了藤料藤器廠,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香山藤編非遺傳承人顧新順就是地道的外塘村人,如今他在孫武路上開了一家藤器店,守護着這門“祖傳技藝”。

走進顧新順的藤器店,放置了各式各樣的藤椅、藤桌,擠得滿滿當當。儘管如此,店裡還是開闢出了一處空間,作爲顧新順制藤、修藤的“工作室”。只見“工作室”中間擺着一張半成品的藤製躺椅,上面插着一把挑刀,旁邊的牆上掛滿了工具和備用的藤條。顧新順16歲就跟隨叔叔學習藤編技藝,今年已經66歲了,製作藤椅的所有工序,他早已爛熟於心,“藤編制作,需要十幾道工序,其中大工序就有5項,每個步驟都需要精雕細琢。”

如今藤編產業逐漸式微,但顧新順的製作,工藝講究結實耐用,除了熟人生意,慕名前來訂購的也不在少數,“很多老蘇州喜歡藤編的桌椅,他們會大老遠乘坐地鐵找過來。”不過,面對時代的發展,顧新順也深知,人們的審美和需求在變化,藤編也需要不斷創新。記者在店裡看到,除了傳統的藤編桌椅外,還有藤編的貓窩、手提袋等新產品。“一些網紅的咖啡店、民宿尤其喜歡購買這些新玩意,所以我也跟上潮流,做點新東西。”顧新順說,爲了吸引年輕人的目光,他把藤椅進行了細分,有標準的座椅、椅背後仰的躺椅,也有專門給小孩子坐的矮腳椅等,種類齊全。此外,顧新順還接了不少修補生意,“很多年輕人買了式樣新潮的藤編傢俱,壞了以後就找到我維修。”

在社交平臺上,一度遭遇冷落的藤編,如今又掀起了新潮流,除了藤編桌椅,藤編收納盒、藤編屏風、藤編燈罩等備受年輕人喜歡,妥妥就是萬物皆可藤編的節奏。顧新順表示,藤編制品他會繼續做下去,用藤條串起過去與現在,讓藤編出現在更多人的夏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