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強力護漁 日本菲律賓讓步 臺灣主權漁權雙贏

釣魚臺列嶼。(新華社)

臺海最危險的地方 (聯經出版)

2012年4月,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議購買釣魚臺事件開啓。8月5日,隨着日本「國有化」釣魚臺問題所帶來的緊張,馬英九總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相關各方:一、應自我剋制,不升高對立行動;二、應擱置爭議,不放棄對話溝通;三、應遵守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處理爭端;四、應尋求共識,研訂《東海行爲準則》;五、應建立機制,合作開發東海資源。

9月7日,馬總統在彭佳嶼進一步提出「東海和平倡議推動綱領」,區分兩個推動階段,以推動第一軌與第二軌對話管道的建立,「促使各方在東海主要議題以雙邊或多邊協商機制,強化互信與共同利益」;第二階段推動實質合作計劃,「建立共同開發資源機制,形成以東海爲範圍之和平合作網」,達到資源共享的目標。主要的議題包含:召開雙邊與多邊漁業會談,建立漁業合作與管理機制;推動在臺灣北部海域的礦業合作探勘,建立合作開發與管理機制;執行跨國的東海相關海洋環保與生態科學研究計劃;推動雙邊與多邊執法機關交流及海難救助之合作,建立海上安全及打擊海上犯罪的合作機制;推動一軌與二軌對話機制,研議和平解決爭端機制,促成相關各方簽署「東海行爲準則」。

馬總統提出在推動目標過程中,盼各方能「以臨時措施擱置爭議」的方式,維持區域和平與穩定。長期而言,能使現有的「臺日」、「兩岸」、「日陸(中)」三組雙邊對話,走向「一組三邊」共同協商,落實東海的和平與合作。但是,日本官方既然認定釣魚臺主權不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旦解決臺日漁業問題之後,就無意接受馬英九的三方對話建議。

日本民主黨野田內閣的購島決定,直接與間接使臺灣因而受惠,而大幅降低不利的心理與宣傳衝擊。2012年9月11日,中華民國外交部「重申對日本政府或任何政治人物所採影響我對釣魚臺列嶼主權的非法主張一概不予承認」,並呼籲「日本政府應自我剋制,正視釣魚臺列嶼爭議存在的事實,並與相關各方共同擱置爭議,以理性對話方式,合作開發東海資源,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日本「國有化」釣魚臺之後約半年,臺灣與日本在2013年4月簽訂《臺日漁業協議》。毫無疑問,馬政府利用日本購島事件在時機掌握、政策推出與執行落實上,有幸運也有成功的部分,但沒有安倍首相的領導人意象,甚至是歐巴馬政府可能的建議,就可能使《東海和平倡議》形成官方文書而已。

9月25日,12艘行政院海巡署船艦在「925爲生存護漁權」行動中,護航臺灣的52艘漁船、292位漁民前往釣魚臺海域進行保釣行動,雖然此舉被美國的政策觀察者視爲國、共聯手,向日本政府施壓的意涵,也使日本政府在中國城市有示威抗議之下,重新檢視臺海兩岸合作的可能性。馬英九滿意這個「歷年最大規模的臺灣民間保釣行動」,並向美方表示若2013年3月漁季未能解決爭議,臺灣官方將繼續出海護漁。2012年11月,臺日重啓漁業會談的預備會議與非正式協商,馬政府派遣國安會秘書長袁健生訪日(2013年3月26至27日),安倍首相同意依袁健生建議《臺灣關係法》週年紀念日(4月10日)與臺灣簽署協議。2013年4月10日,臺日在第17次正式漁業會談,安倍政府依約同意與臺灣簽訂《臺日漁業協議》,臺灣漁民在釣魚臺周邊增加1,400海里(4,530平方公里)的漁捕作業區。2014年8月,美國國務卿凱瑞首度針對《臺日漁業協議》予以肯認,因爲「即使在主權宣稱衝突之下,仍有可能促進區域穩定」。

此外,臺日協議「連帶產生正面影響」,使得2013年5月臺灣與菲律賓發生的廣大興28號事件,經由臺灣要求道歉、賠償、逞兇、軍艦進逼之後,菲律賓政府決定妥協,並於2015年11月簽署《臺菲漁業執法合作協議》,保護臺灣漁民的權益。馬英九政府在日本「國有化」釣魚臺的不利情勢,先後在釣魚臺海域與巴士海峽達成與日本、菲律賓的漁業協議,雖有自身努力的因素,但安倍首相與艾奎諾三世總統與歐巴馬政府同時友好的關係,也不能忽略。(二之二)

作者林正義曾任陸委會副主委、國防安全研究院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