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分車廂”不是化解公共衝突的萬能藥

近日,一段“男子臥鋪車上脫衣面對女乘客裸睡”視頻引發網友關注。視頻中的男子因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被鐵路公安機關行政拘留5日。隨後有網友建議“實行男女分車廂”,再度引發熱議。

事實上,列車車廂尤其是臥鋪該不該分男女,並非新鮮話題。早在2022年,“女生自述坐硬臥疑遭騷擾”就曾衝上熱搜,當時就有網友提出類似建議。2023年,又有網友發帖吐槽軟臥車廂分配3男1女,希望鐵路部分改變算法。對此,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評論區“吵翻了”。

現如今,公衆的個人意識、隱私需求都在不斷增強,鐵路部門也在不斷推出各項特色服務,盡力滿足乘客的個性化需求。比如,高鐵推出的“靜音車廂”“遛娃艙”廣受好評,前不久還表示將研究“寵物上高鐵”的可行性。這不僅展現出鐵路部門主動作爲的積極態度,更體現出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

但是,真要分男女車廂,可操作性就存疑了:同一車次男乘客和女乘客的比例不太可能正好匹配,那麼車票售賣以及運營成本就成了問題,更不用說,如果全家出行還要被分在不同車廂,會帶來很多麻煩。有網友就吐槽:“如果真的分了男女車廂,那要不要再分老年車廂、母嬰車廂?”

確實,社會公共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列車車廂如果真要無限制地細分下去,難度太大,也必然會面臨荒誕的局面。夫妻要分車廂嗎?情侶要分車廂嗎呢?帶兒子出行的母親呢?

更重要的是,遇事就“分車廂”,並非化解車廂公共衝突的萬能藥。列車車廂,即使是臥鋪車廂,本質上仍屬於公共空間。既然身處公共空間,難免偶爾會遇到摩擦和不便,對此,正確的相處方式應該是遵守法律、尊重規則、相互體諒,而不是簡單化的物理隔離,一分了之。

以“靜音車廂”爲例,它也不是不讓人發聲,而是讓公衆親眼看到、親身感受靜音的示範作用。說白了,如果有人不能發自內心地遵守公共空間的行爲規範,不懂得尊重他人,那麼再怎麼分車廂,還是有可能出現爭執和衝突。解決這些爭執和衝突,歸根結底還得靠法律。

處理公共事務不能帶着對立思維,更應該強調公共精神。在社交媒體上,有個別人正在拿“男女車廂”說事,用誇張的話語渲染車廂內的“危險”,甚至搞性別對立,以達到博眼球、吸流量的目的,這樣的現象必須警惕。無論鐵路部門推出什麼樣的特色服務,都是爲了更好地維護公共利益,而非偏袒某一羣體。

當然,針對一些網友提出的建設性意見,比如在臥鋪車廂設置遮擋、安裝牀簾等措施,鐵路部門不妨積極進行可行性研究。對個別有不雅行爲甚至違法行爲的乘客,公安部門應該加大打擊力度,依據相應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對個人空間的重視、對個人權利的敏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無可厚非。但是,對一些可能出現的矛盾和衝突,首先還是要回到法治軌道,用好法律手段,其次是不斷提升個體的文明意識、道德素養,樹立文明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