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夫婦也愛追的肥皂劇:《艾米麗在巴黎》爲何風靡全球?

一個生活在巴黎的美國女孩,如何讓全球觀衆欲罷不能?2024年10月,法國總統馬克龍首次用英語接受美國媒體採訪,特意提到熱門電視劇《艾米麗在巴黎》(Emily In Paris),稱這部電視劇爲法國“帶來積極影響力”。2020年開播至今,《艾米麗在巴黎》從“Netflix最讓人羞恥的熱播劇”逐漸變成“對法國形象大有好處”的例子。在滑稽的劇情與多彩的畫面中,美國和法國不斷碰撞,最終成了一場關於文化、社會與刻板印象的幽默討論。

首次以全英文接受美國主流媒體採訪,法國總統馬克龍把熱門話題談了個遍:巴黎奧運、人工智能、泰勒·斯威夫特的歐洲巡演。登上媒體頭條的,卻是他特意提到的那個叫“艾米麗”的美國女孩。2024年秋天,Netflix熱播劇《艾米麗在巴黎》推出第四季,上線即登上收視率排行榜,劇組宣佈第五季將移師羅馬拍攝。短短一則宣言,竟讓法國總統出言挽留:“我們會全力爭取(Fight Hard),讓艾米麗留在巴黎。在羅馬拍攝《艾米麗在巴黎》毫無意義。”馬克龍夫人出鏡客串,總統本人大力宣傳,這對一些評論家來說也許不可思議。2020年,這部疫情期間上線的電視劇曾被批評是“Netflix最讓人羞恥、最愚蠢的熱播劇”,《巴黎人報》認爲這部劇是“脫離現實的幻想”。四年後,《艾米麗在巴黎》爲何扭轉口碑?馬克龍的這番話並不單是爲了博取媒體注意,他在採訪中特意提到,“這部劇對法國的形象大有好處,爲法國帶來積極影響力,對於我們的生意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艾米麗不需要大改造。”《大西洋月刊》評論,“Netflix最愚蠢的節目是一種‘內疚快樂’觀影的縮影。你不能指望她對現實做清晰的分析。這部劇正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從一個永遠長不大的遊客眼睛裡,觀察巴黎這座城市與法國這個國家。”

△主創出席《艾米麗在巴黎》第四季首映會。

美式的,法式的

艾米麗·庫珀,四年前從美國搬到巴黎。法語說得會讓語言學習軟件“多鄰國”的吉祥物綠鳥皺眉頭,見到總統夫人布里吉特·馬克龍(Brigitte Macron)的第一反應是用十分不禮貌的“你”而非“您”。身處咖啡是一種文化的巴黎,卻毫無畏懼地大聲宣佈:“我是個星巴克女孩。”“穿非常時髦的衣服,和一個毫無演技的英俊法國男人、一個毫無演技的英俊英國男人陷入一段毫無邏輯的三角戀”,英國《衛報》的這段總結,不能說不帶諷刺,“她的朋友是一個毫無演技、總在唱歌的美女。不知道爲什麼,她的老闆時髦又刻薄。你可以直言《艾米麗在巴黎》的本色:一部毫不掩飾的愚蠢、肥皂、彩色而無厘頭的劇。劇情是用膠水黏合的。這是一個孩子用玩偶講述的故事,孩子的父母正在與小學班主任會面,對孩子的無能啜泣不已。它配不上任何一個看過它的人。”2020年,節目第一季上線時,法國《世界報》(Le Monde)的評論家說看完第一季後感到噁心:“好像一個人吃光了一盒馬卡龍一樣甜膩。”

令人驚訝的是,批評無損電視劇的人氣。疫情期間,《艾米麗在巴黎》是Netflix全球收視率最高的劇集之一,熱度在疫情後仍然不減,Netflix因此將它作爲年度招牌不斷續訂。法國旅遊局的數據顯示,電視劇播出的四年間,有38%的旅客“在觀影后決定來巴黎”。劇組帶出完整的商業鏈:艾米麗在第二季中拎着的一隻編織手提包脫銷。艾米麗浴室中是著名法國香薰品牌Diptyque的蠟燭,淋浴間擺着美妝巨頭歐萊雅旗下的高端洗髮水卡詩。後期製作對記者說,最麻煩的是剪掉那些最終不與劇組合作的品牌露出。酒吧推出艾米麗同款雞尾酒,旅遊網站出現了電視劇拍攝景點遊。巴黎房產中介稱,劇中取景地街道單元“詢問度激增”。

△法國第一夫人布里吉特客串《艾米麗在巴黎》。

故事中最精彩的笑料無疑來自美國人眼中的法國刻板印象:在艾米麗看來,法國人上班遲到早退,生活混亂,男人性感、好色又不可救藥。艾米麗的老闆西爾維精緻高雅又嚴厲,艾米麗邀請她共進午餐,西爾維卻回答:“我抽支菸就行了。”劇中的法國人鄙視艾米麗濃妝豔抹、眉毛太粗、對生活毫無頭緒,將她失敗的法語學習視作“沒文化”的表現。記者麗貝卡·劉(Rebecca Liu)在電視劇拍攝現場觀察到,雖然本劇是“一部典型的美國作品”,片場中的兩種文化卻“融合得非常有活力”:“劇組中許多年輕的工作人員都是當地人,他們自如地切換法語和英語。熒幕上的法國人也許討厭艾米麗,我在片場中遇到的人卻完全接受了這種美式幻想。”編劇對劉直言:“我們不是醫療劇,不是律師秀,我們的風險很低,關鍵在於平衡:保持輕鬆有趣。”負責本劇服裝的法國設計師瑪麗琳·菲圖西(Marylin Fotoussi)更說:“法國電影總是太現實,三個人,無聊又沮喪,在房間裡喝酒,我很喜歡。但當有人對我說:別在乎現實,讓我們一起做夢吧,我也很喜歡。”她公開承認艾米麗的衣櫥裡“沒有便宜貨”:“你真想在屏幕上看到H&M的衣服,25美元的牛仔褲和你能買得起的連帽衫嗎?老實說,我不想。這部劇是爲了娛樂。看到法國人喜歡或者討厭這些浮誇的衣服,這就是全部意義,讓觀衆哭笑不得。”

△飾演西爾維的法國演員菲利帕·勒魯瓦 -博利約因本劇走紅。

飾演西爾維的演員菲利帕·勒魯瓦-博利約(Philippine Leroy-Beaulieu)說,巴黎當地人對這部劇的態度“雖然很安靜,但他們其實很喜歡,遊客更是熱情”:“第二季播出後,許多法國觀衆改變了看法,他們意識到這部劇是有劇情的。”勒魯瓦-博利約開玩笑說:“我不得不提醒他們,嘿,別想太多了,保持幽默感。”勒魯瓦-博利約出身歐洲演藝世家,在靠“西爾維”一角紅遍好萊塢之前,她已經拍攝了50部電影,獲得過凱撒獎提名。“我告訴人們,我的大腦有足夠空間可以同時容納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著名導演)和《艾米麗在巴黎》。當人們說他們挑剔這部電視劇時,我總是很難過。生活如此豐富多彩,有太多不同的東西值得品味,爲什麼不能享受這片刻的歡樂呢?”

“法國人在電視劇剛播出時的確感到被冒犯。但我總說,我們沒有幽默感。法國人也愛取笑美國人。”勒魯瓦-博利約對《泰晤士報》說,“我認爲許多關於法國的刻板印象都是真的。比如巴黎的服務員的確是世界上最粗魯的,我們愛抽菸,經常有外遇,愛喝酒。我們想要生活,而不僅僅是工作。美國人沒有生活,這很可悲,西爾維想告訴艾米麗的就是這一點:你得有生活!經過這幾季之後,法國人總算開始明白這個玩笑的意思。他們喜歡艾米麗,即便那些嘴上說不喜歡的人,也看艾米麗。這是一種負罪感帶來的快樂。法國人很勢利,很粗魯,很封閉,但我們也有好的一面。”

本劇創作者達倫·斯塔(Darren Star)也是著名美劇《慾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的幕後推手。關於美式與法式文化的碰撞,《慾望都市》這部經典都市劇的末尾早有討論:自我定位爲“徹頭徹尾紐約女孩”的女主角和說法語的俄裔藝術家相愛,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美國銀行家。《艾米麗在巴黎》中的時尚產業情節被指與著名電影《時尚女魔頭》(The Devil Wears Prada)相輔相成。在《時尚女魔頭》中,來自法國的時裝刊物主編被塑造爲“邪惡、對權力虎視眈眈的女人”。電視劇《緋聞女孩》(Gossip Girl)同樣以時裝和肥皂劇情節著名。在故事中,男女主角同遊巴黎,分手後男主角火速與巴黎女孩相戀,但還是毅然回到了美國女朋友身邊。斯塔在一次採訪中說,他的作品都以女性爲主角,“加上一些甜蜜與機智、一種微妙的願望成真的元素”。

△《艾米麗在巴黎》劇照。

“艾米麗”的變化

爲了跟上今天變化的社會語境,第四季的劇情中還是出現了一些略顯嚴肅的話題,其中許多關於社會變化的文化觀察都與美國有關:劇中一個角色語帶諷刺地告訴艾米麗,墮胎在法國仍然是合法的;另一個角色在抱怨法國政府不給音樂家文化資助,“不提供幫助的叫什麼政府?我是活在美國嗎?”“#Metoo”浪潮下,西爾維必須決定是否要檢舉揭發一個過去曾深深傷害她的奢侈品高管。在第四季末,艾米麗也面臨“是活在當下還是繼續追求事業”的選擇。飾演艾米麗的麗麗·柯林斯(Lily Colins)對《好萊塢報道》說,希望“下一季的艾米麗有所成長,做出有意識的決定,少玩手機”。馬克龍夫人已經在客串時對艾米麗說出“我的國家也很愛你,艾米麗”這樣的表白。至於劇組將到意大利拍攝,羅馬市長古拉蒂(Roberto Gualtieri)公開回應馬克龍:“總統是否還有更緊迫的問題需要解決?你們真的不應該恐嚇或者干涉艾米麗。別緊張,艾米麗在羅馬再好不過了。”

“《艾米麗》不像剛播出時那樣引起爭議,也許是因爲法國人正在慢慢放下他們那種愛抗議、輕蔑、爲通姦辯護、抽菸、無休止的午餐、勢力、愛喝酒和粗魯的高姿態。你可以批評深受女孩和年輕女性喜愛的節目是可恥的垃圾,但它也可能輕浮卻有趣,同時是一流的娛樂節目。”《泰晤士報》評論。記者金伯利·博德(Kimberly Bond)評價,《艾米麗》上線時世界正被疫情困擾,電視劇爲人們提供逃離現實的路口,“它的成功表明,嚴肅的電視劇與輕鬆的電視劇都有市場。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可以挑戰觀衆,但有時候你回到家,只想沉迷於一些愉快、簡單和可預測的事情。《辦公室》(The Office)、《老友記》(Friends)和《金裝律師》(Suits)等劇都因此長期霸佔主流媒體的頭版”。

△電視劇在巴黎各大景點取景,引發遊客追捧。

“這部劇像一家糖果店,明亮的色彩、童話般的鵝卵石街道、燈火通明的城市,糕點、名牌服裝和農貿市場散發着美麗的光芒。電視上的千禧一代總被刻畫成缺乏安全感的樣子,艾米麗卻以輕鬆、簡單的自信遊走。她毫不費力地贏得一切。這很虛幻,也很美好,就像自我勵志短片,它告訴你世界安全而美好,你堅強又美麗、無所不能——雖然可能有點虛假,但這讓人很快樂。”《大西洋月刊》評論,“《艾米麗在巴黎》夢想着這樣一個世界:在這裡,無論他人如何評價你,追隨自己的幸福與堅持總會有回報,屈從於他人的標準只會帶來痛苦。”《經濟學人》雜誌則提出,《艾米麗在巴黎》對法國觀衆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視角:“也許最重要的是艾米麗提醒了法國人,是什麼讓‘光之城’如此誘人。巴黎人對擁擠的地鐵、老鼠和市政工程怨聲載道。外國人關心的則是巴黎的麪包店、老式橋樑和奢侈品店櫥窗。就像今年夏天的奧運會一樣,Netflix的這部劇集讓法國人重新認識了巴黎。”雜誌寫道:“無論這個節目多麼愚蠢,如果它能讓法國人對自己另眼相看,那麼這些不足,也許是值得的。”

內容來自《週末畫報》

撰文:奧利瓦

編輯:Y

圖片:Netflix、Getty

iWeekly週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