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旅遊門診 何需泡泡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最早恩賜給國人的「泡泡」是去年4月的臺帛「旅遊泡泡協議」。爲什麼說是恩賜?因爲指揮中心早在前年8月就將國門洞開給了美國即將退任的衛生部長阿札爾,來臺作境外畢業旅行。當時指揮中心也鄭重宣示:未來訪臺重要人士會愈來愈多,將開放外交泡泡,採團進團出、避免接觸民衆的模式進行。
最初的泡泡是設計給重要人士,待遇如同疫情前的出入境。至於國人,對這些公僕而言,都不算重要人士,當然無法享受泡泡待遇。因爲反對聲音出不來且常會被判違法,指揮中心食髓知味,肆無忌憚地再推出「商務泡泡」、「國安泡泡」、國發「專案泡泡」等,但就是沒有老百姓引頸期盼的「旅遊泡泡」。
這些泡泡在執行時,由於監督力量薄弱,越來越鬆散,終於演變成公然放毒進國門。日前國發會主辦的「2022智慧城市展」,連最核心的外賓入境落地篩查,都能硬拗成「旅館篩查」也算合規,那豈不是又將臺灣推向春節前那時的風雨飄搖。
而且原僅適用於國外訪客的泡泡,竟悄悄地被民進黨高官盜用,形成「個人泡泡」。指揮中心對於自己的領導「脫口罩喝酒唱歌」,亂泡成僅唱兩首歌就離開,所以不違規;基隆市長林右昌接觸確診警僅違規居隔3日,也用「個人泡泡」亂泡成非密切接觸者,說市長還較嚴謹地「預防性隔離」3日,但在輿論質疑,且27日本土案例大爆發後,林右昌才主動表示要居隔10天。
這種現象就彷彿是爛壺也能泡出好茶,「亂泡」真是能爲政治人物量身訂做的造神神器。但泡泡若是框到反對黨政治人物,即使是無心之過,也會被打手吹到外太空,誰叫你讓泡泡解釋權落到我的手裡。
老百姓手中唯一的「臺帛旅遊泡泡」,也因爲帛琉疫情升溫,今年1月喊停了,泡泡從此只應官方有。「臺帛旅遊泡泡」在當初條件設計時就設計成因爲帛琉沒有疫情,纔有泡泡。這無異將自己的關口主導權寄託於他國的疫情,自然帛琉一有疫情,一切戛然而止。
如果當初設計成國人接種過疫苗,定時服用預防性用藥,或經由旅遊門診診斷已有免疫力,別說能自由進出帛琉,就連其他世衛組織認定的危邦也照樣能安全進出,這一切就操之在我,只要國人做到,就可安全出入國門,入境時也可不需要任何泡泡的幫忙,就可以名正言順回國,頂多再加一道落地篩查就可完善。邊境完全解封及指揮中心解散,就在旅客完全迴歸「旅遊門診」節制的政策落實日開始。
這些解封政策只需指揮中心一紙旅遊門診節制出入境旅客的公文就能解決。以各種羣體免疫的理由來延後邊境解封的時間,是搞錯了方向,臺灣人是要個別出國旅遊的,不是要集體叛逃出國的,跟羣體免疫有什麼關係。更何況在新冠自然感染及疫苗接種均無法達到有效的保護下,學理上羣體免疫已不存在,只存在於不想解封的防疫政客嘴裡。(作者爲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