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林場「時光廊道」修繕完成 再現百年風華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林場時光廊道經修繕後添加新內容,林保署宜蘭分署盼透過照片與文字的結合,引領大家回溯林場昔日的丰采。(林保署宜蘭分署提供)

宜蘭縣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前身是1924年成立的羅東林場,是以前太平山檜木的集散地,2012年登錄爲文化景觀,林保署宜蘭分署7日表示,園區內原有的「林場時光廊道」因日曬而剝落模糊,經改善後現已完成修繕,遊客能從時光廊道中瞭解木材產業的興啓衰落。

林保署宜蘭分署表示,宜蘭分署所轄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保存完整的林業設施遺蹟,如貯木池、運材軌道設施、退役蒸汽機車頭、卸木平臺等,2009年正式對外開放,是舒適又兼具文化歷史的遊憩空間。

園區內的林場時光廊道因日曬而剝落、模糊,影響整體視覺景觀,去年羅東林場慶祝100週年,除了展開整修環池步道等工程外,也將原有的林場時光廊道更新,日前完成修繕。

宜蘭分署指出,修繕過的林場時光廊道也添加新內容,如從歷史調研所獲得的資料,以及宜蘭分署在2020至2022年間出版的太平山林場、羅東林場有關的書籍,增加了「再凝望:戰後太平山」、「原風景:日治太平山」、「鬆欏之味:日治時期羅東林場紀事」及「鬆羅曼波:戰後羅東林場紀事」的書中內容。

宜蘭分署表示,林場時光廊道有百年來太平山與羅東林場的發展脈絡,橫跨了2個不同的時代政權,透過文字與照片的結合,帶給民衆更多在地的故事,引領大家一同回溯林場昔日的丰采與今日的朝氣。

宜蘭分署表示,春季是漫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好季節,園區內除了百年廊道的新風景,去年規畫在園區森動館內的「羅東林場100年紀念特展」仍持續展出中,邀請民衆走進園區,感受傳承百年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