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引弓:只有對居住空間傾注了愛,纔是家

《小宅門》 魯引弓 著 中信出版·鏡像X大方

一間小居室的曲折輾轉,一個大家庭的悲歡愁喜。《小宅門》集中呈現了三代中國人和房子間的複雜抉擇、羈絆互塑、扶持接力,以溫暖明亮的基調,濃縮展現了三十年來中國百姓安居史。

——徐曉鷗(《小歡喜》《三十而已》總製片人)

每隔幾年,便有一部“小”字頭的電視劇,引發全網熱議。《小歡喜》《小捨得》《小別離》三部電視劇分別聚焦了小升初、高考、低齡留學等社會民生問題,並榮獲了飛天獎、白玉蘭獎、金鷹獎等電視劇獎項,全網累計播放量超百億,微博、抖音等全網話題討論量達數百億。

前不久,“小系列”原著作家魯引弓推出全新長篇小說《小宅門》,探討買房話題。魯引弓之所以每次創作的題材均與當下社會有關,是因爲他仍保持着媒體人的自覺。魯引弓曾以二十年傳媒記者、總編輯、出版人的身份,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因此每次創作皆以記者式的調研爲寫作基礎。

在《小宅門》落筆前,魯引弓歷時三年調研,尋訪近五十家中介公司,收穫了海量真實買房素材,他坦言小說中90%的故事都來源於真實案例。《小宅門》講述了房產中介小哥丁咚帶着海歸女青年雷嵐奔走買房的跌宕歷程,在魯引弓的筆下濃縮了三代中國人城市置房史,勾勒中國式家庭買房衆生相。

在魯引弓心中,“小”系列作品是一顆給中國家庭的“糖”。“社會節奏快,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有焦慮,我由衷地覺察到他們需要溫暖。所以,從那時起,我就希望我的文字能成爲一顆安慰人心的糖。創作的小說能給讀者帶去溫暖,也是我對文學功能的一種理解。我希望我的這顆糖是一絲溫柔,讓我們通過閱讀和討論,獲得多一點善良,多一點努力,同時少一些失控。”

近日,魯引弓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房子與家的概念並不相同,家不是一個貨幣單位,只有當一個人對居住空間傾注了愛,對空間裡的人也有愛,這纔是一個家。

三年尋訪五十家中介公司顛覆了自己的刻板印象

北青報:您之前創作的“小”系列關注的是學生們各個階段的考試,而《小宅門》的主角丁咚是一位上班族,成爲了中介小哥,您最初爲什麼想要寫買房這個話題的?

魯引弓:這與我以前的職業有關,因爲我做了二十多年的記者,我所書寫的話題一定要有當下性。之前寫教育的話題也是如此,我寫小說就像記者做報道一樣,關注的是社會議題。那時,我走在馬路上總是聽到旁人說家裡的孩子有沒有上補習班,有沒有參加奧數比賽等問題,我自然就會去寫教育相關的議題,所以之前的小說是關於培訓、孩子的起跑線等內容。而當我晚上夜跑時,發現滿耳朵都是關於買房的話題時,我就自然地開始關心買房的社會議題了。

所以,我和純文學作者還有點不太一樣。我從新聞報道轉入文學的賽道,我的創作思維是做媒體人報道的思路。在我的生活中,不論是與我有關的人,還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他們所經歷的日常生活的痛點和困境,都會成爲我選材的着眼點。

北青報:所以,您在真正動筆前做了大量的採訪,三年尋訪了五十家中介公司,這種方式是您身爲記者的一種職業習慣嗎?

魯引弓:是的,我一定要做採訪。因爲中介經紀人這個職業,以及買房這個話題和我的距離太遠了。我不像年輕人一樣需要租房或買房,我這個年齡已經不用跟中介們打交道了。在2018年,我剛開始想要創作想法時,就有意識地去把我家周圍的中介店面看了一圈,也和一些中介經紀人交上了朋友。

其實,我自己都很詫異可以和他們交朋友。因爲在我的印象中,我以爲90後普遍不愛講話,結果我遇到的中介經紀人都很愛交流,特別愛分享。不但如此,我曾經自以爲他們做中介經紀人大多都沒有讀過大學,沒想到我採訪的第一個中介小哥就是河南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我才發現這個羣體其實和我想象中的並不一樣。

河南大學畢業的這位中介特別單純,一看就知道剛剛出校門不久,不太瞭解人情世故,一講賣房子的故事,就講到人家家裡的事情。因爲中介帶着人們到處去看房子,很容易就看到每個人家裡生活的瑣碎,甚至是不堪示人的一面。這個小哥給我的感覺就是“在宮鬥劇裡活不過三集”,他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而中介需要各種社會經驗,要掌握世態人心的。而我聽他講述故事時,對別人家事的判斷並不是站在中介的角度,他很單純,有時談起事情來會唏噓不已。

這個羣體的素質都在提高,這顛覆了我的想法。所以,我最後在創作的時候選擇了中介經紀人作爲我的主人公的職業,在小說中的丁咚騎着電動車帶着客戶去看房、買房、賣房。

作爲記者會想要得到結論,而身爲作家會把情感放在每個人物身上

北青報:中介經紀人給您講的真實故事,也會激發您的創作靈感吧?

魯引弓:實際上,《小宅門》中有90%左右的素材都是我採訪得來的真實故事,只不過把它寫成小說時,進行了一些藝術加工。說實話,很多故事是我作爲媒體人的想象力無法編出來的。不過,三年中積累的素材實在太過龐大,我在書中大概只用了40%左右的素材。所以,這本書出版之後,很多中介經紀人告訴我,讀起來像是在讀他們從業的回憶錄一樣。他們如同書中的丁咚,要幫助客戶解決很多問題。

前不久,在上海和讀者分享的時候,一位中介經紀人就分享了一個故事。當時,房產稅率政策要有變化,在他幫客戶籤合同的時候,客戶的名字在合同上出現錯別字,這意味着合同會作廢,而第二天的稅率就會不一樣了。這個中介小哥爲了這件事忙活了半年才解決。在這個過程中,他每天都在由衷地爲客戶揪心。因爲如果事情辦不下來,客戶可能一輩子就與他們千挑萬選的房子無緣了。

還有上海的一家中介公司的全國銷冠和我分享,她是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當時考了四川省文科前五十名的成績。她認爲作爲中介經紀人要有很強的洞察力,要爲客戶提供情緒價值,要鉚着勁去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才能成交。所以,我覺得他們不是完全站在賣房和銷售的套路話術的角度上去工作的,他們還要看到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和憐憫,要懂對方的心態和麪對的困難,才能更好地讓客戶住上心愛的房子。在這一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在增加。

《小宅門》的丁咚也是如此,他一開始不願意做中介經紀人,認爲自己的性格缺乏和人交往的目的性,做不了銷售工作。的確,中介經紀人的目的性肯定是很強的,但是我在書寫的過程中,我發現做出成績的中介經紀人很懂得自己作爲一個人在都市裡的心態,因爲懂得對方的感受,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所以,我在寫小說的時候,會去描寫中介經紀人和客戶在談生活方面的事情時,展現每個人思考的角度,從而表現各自的悲歡愁喜。

我認爲,記者和作家在這方面是有不同的。作爲記者,我曾經在採訪的時候,更多的是想要得出一個結論,當我面對某種社會議題時,我想知道緣由和最後的結果。而當我成爲作家寫小說時,我更多的是把自己的情感放在每個人物身上,站在角色的角度去書寫他們面對困境時的感受。

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請到文學裡來透口氣

北青報:不過,您並沒有只寫房子的事情,您寫的很多情節也圍繞着每個人成長時面臨的問題,比如工作、戀愛、結婚等問題。

魯引弓:尤其是戀愛。我們對於房子放進去太多的情感了,所以必然會涉及到愛情和親情。在《小宅門》的幾場新書分享會中,有許多讀者的問題是關於愛情的。不僅是因爲愛情買房,也有女生會問我,單身女孩該不該買房。可能對於大都市的女孩來說,一下子要確定一段感情會有些困難,面對這種不確定性,她們更想有一個房子,正是英國作家伍爾夫說過的“一個女人,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她們也提到了我書中寫的兩個女生合夥買房的故事,在上海是有這樣案例的,可能手續麻煩一些。我書中簡單提到了一點,但是這可能就是社會上已經出現的議題了。

北青報:對於這些問題,您希望在作品中可以提供一個解法嗎?

魯引弓:我希望我可以提供形而上的價值觀,這是文學必須做到的。當所有的讀者,在各自的生活中已經感受到比書中更具體細節時,結果還在書中看到的只是天天面對的故事,讀者可能會更鬱悶吧。比如說我們隨便找一箇中介小哥,他都可以滔滔不絕分享自己遇到的事情,他們都能夠提供出我的小說裡還來不及寫的細節。那麼,如果我不給讀者提供價值觀,等於沒有給他們提供解法。

當他們面對一地雞毛的生活時,我希望他們在閱讀時鬆口氣,告訴自己可以不用那麼急。就像這本小說裡有一句話,“所有人的起點和終點是一樣的。”但是起點和終點之間那條路,其實有很多種走法。希望讀者在看小說過程中,能學到這樣一種智慧。

比如說,我在書中寫到爲了買房,有人想到了“戀愛合夥人”的方法,“一邊共同投資,一邊談戀愛”,談成了是婚房,沒談成就是項目。但是讀者們讀完肯定是知道這種方式是根本行不通的。因爲英國作家王爾德說過,戀愛就是一個笨傢伙追另一個笨傢伙。但是,當有房子的因素介入後,兩個人心裡的賬本算得都很清楚了,他們是不可能成爲笨傢伙的。所以,我小說裡也寫道,“心裡都是賬本的時候,是來不及愛的”。

我認爲在超越於生活的瑣碎、糾結、煩惱之外,小說可以提供另一個維度的思考或者價值觀。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人,他們比我更瞭解生活,但是他們沒必要在晚上回到家,已經筋疲力盡的時候,還要讀一個讓自己更鬱悶的作品,那麼他一定要透口氣。我希望可以讓讀者到文學裡來透口氣。

要有愛,纔會有家

北青報:雖然您寫的是買房的事情,但是書的第一頁寫的是“找到回家的路”。在您看來,房與家的區別是什麼?

魯引弓:我們爲什麼這麼重視房子?因爲我們往往是把房子看成家,如果沒有房子感覺就不是一個家。很多人都會把這兩個概念混淆在一起,以爲有了房子就是家。我認爲當房子變成了每家每戶最值錢的財富時,可能對家的概念就異化了。家,變成了身外之物,貨幣單位,這其實是房子的概念。

在《小宅門》中,不僅僅只有當下的人們對於房子的抉擇,我寫的是三代中國人對於房子的複雜情感。比如丁咚在小時候就住在工人新村那種擁擠的地方,當時是單位分房,在那種環境下,總是會有很緊張的人際關係,人與人的私密空間過於透明。剛剛我提到全國銷冠的女生,她的童年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但是她的爺爺很愛種花,隔壁的鄰居很愛到她們家裡去玩,甚至鄰居的家比她們家還大。她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家不是一個單純的居住空間,要有愛才會有家。

實際上,這位女生之前沒看過《小宅門》,她講的種花的事情,在小說中有類似的情節。儘管丁咚幫大家都找到了各自的房子,但是他還沒有着落,可是他在自己的房間裡也種了很多草木,把房子變成了一個雨林小屋,他覺得很溫馨就足夠了。

因爲對一個空間傾注了愛,對空間裡的人也有愛,這纔是一個家。否則,儘管房子住得很大,但也不一定是家。比如說我的小說裡頭也寫到了一個角色是大明星,擁有19套房子,她覺得這是用自己的青春和婚姻換來的,但是她常常記不得自己的房子都在哪裡,找不到回家的路。她說小宅門有小宅門的好處,她也是住過大宅門的,但是隻要人複雜起來,再大的房子也裝不下盤算和糾結了。

“小”宅門的熱辣滾燙,構成了“大”時代

北青報:當看到書名是《小宅門》,我的腦海中自然而然地會聯想到《大宅門》。您在確定這個書名的時候,是否考慮到了這一關聯?

魯引弓:《大宅門》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作品,我當然也會聯想到,而我用“小宅門”是因爲“小”是能體現家家戶戶的感覺。此外,我想用“小”人物體現“大”時代,形成一個反差,所以《小宅門》的家家戶戶裡熱辣滾燙的小事構成一個大時代。當然,這本小說也與我之前寫的“小系列”的作品,構成一個IP。

從哲理的角度來說,小和大是對應的。比如說小說中提到了我們對房子的心態。如果每個人都在和別人比較着房子的大小或者是否高級,當我們過日子時還保持着競爭心態,有可能我們的房子越住越大,心卻越來越小。所以,我們必須把房子和家的價值觀梳理清楚,一味地比較房子,這不是家的攀比,而是財富的攀比。

北青報:對於不同人物的價值觀和對生活的態度,您在寫作時的處理技巧是不是就像書中的丁咚騎着電動車帶着他們走訪各種房子,把每個小小的人物和事情串聯起來?

魯引弓:是的,因爲這個題材要寫三代人對房子的愛與愁,每個人物都帶有一個社會議題,丁咚騎着車走街串巷,串聯起他們所看到的生活。實際上,他們在看的過程中,也逐漸看懂了一本關於尋找房子的教科書。房子往往寄予着家裡的喜怒哀樂,所以它是一個複雜體,存在着各種多元的價值觀,我們需要藉由丁咚將這些故事串聯起來,去解決一個個問題和麻煩。

所以,當我們碰到一些困境時,做一個勇敢的小人物是有多麼重要。這也是我的“小系列”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思想。我想要體現的是在大時代中的小人物的生活。

文/本報記者韓世容

供圖/中信出版·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