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市航空公司半年報揭露 春秋營收創十年新高 也有瀕臨資不抵債

大陸廉航春秋航空業績依然亮眼,蟬聯民營航司中的盈利王,營收甚至創下十年來新高,淨利爲13.61億元人民幣。(春秋航空官網)

據界面新聞報導,日前,大陸7家上市航空公司上半年業績報告陸續披露完畢。7家上市航司盈虧規模與去年同期基本相當——大型航司普遍虧損、中小型民營航司率先盈利。只是數量上由去年同期的5家虧損、2家盈利,變爲今年上半年的4家虧損、3家盈利。春秋航空依然表現亮眼,蟬聯民營航司中的盈利王,營收甚至創下十年來新高,淨利爲13.61億元(人民幣,下同),達到疫情前同期水平的159%。

中國大陸四大航(中國國際航空、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海航控股)仍未走出虧損泥潭,累計淨虧損超74億元(人民幣,下同),平均每家日虧超一千萬元。民營航司中,春秋航空依然一騎絕塵,衛冕盈利之王;吉祥航空淨利同比暴漲5倍多;華夏航空扭虧爲盈,躋身盈利榜單,而去年上半年錄得虧損7.52億元。

儘管四大航沒能止虧,但是營收、淨利同比均在持續改善。四大航司營收同比漲幅最低在14.86%、最高的達到33.39%;淨虧損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減虧幅度最高超6成。

春秋航空盈利創十年新高、海航再度瀕臨資不抵債

據界面新聞梳理,今年上半年,四大航中的中國國航營收增速最快,同比提升33.39%,達到795.20億元;南方航空營收規模最高,爲847.90億元,作爲中國航線網路最發達、年客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近十年來南航營收額一直位居四大航之首,這一點至今未變。

中國東航營收增速僅次於國航,同比漲幅接近三成;海航控股營收增幅在四大航中最小,不到15%,上半年實現營收317.43億元。

四大航的共同點在於,各自營收金額都已接近甚至明顯反超疫情前水平。其中,國航、東航、南航營收水平分別恢復至疫情前的122%、109%和116%,海航控股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91%。

收入大增的同時,淨利表現遠不及預期,今年上半年四大航全部沒能扭虧爲盈。財報數據顯示,國航和東航分別虧損27.82億元和27.68億元;南航不僅營收規模最高,淨虧損也少,不到國航、東航虧損額的一半;海航控股上半年虧損6.36億元,而2019年同期盈利5.05億元。

民營航司的境況則截然相反。大陸國內最大低成本航司、也是目前內地最賺錢航司——春秋航空今年上半年盈利創十年來新高,淨利爲13.61億元,達到疫情前同期水平的159%。不僅如此,近十年來春秋航空最高年淨利僅爲18.41億元,今年半年所賺已接近往年年度峰值的74%。

由於破產重整後種種歷史遺留問題未能徹底解決,海航控股財務狀況也因此受拖累,最爲突出的就是鉅額遺留債務。界面新聞曾報導,2022年12月底,爲扭轉資不抵債局面,新東家方大集團間接向海航控股注資百億元,幫助其資產負債率降至99.67%;此後的2023年海航控股資產負債率進一步降至98.82%。

但是截至今年上半年,海航控股資產負債率又回升,達到99.38%,再度瀕臨資不抵債的困境。其中,非流動負債合計1022.88億元、流動負債合計352.83億元。

航司成本支出攀升,扭虧爲盈艱難

前述提到,四大航營收接近甚至明顯反超疫情前水平,但淨利表現不佳、未能扭虧爲盈。這背後和航司成本費用支出、成本控制有很大關係。

據界面新聞梳理,四大航營業成本佔總營收的比重高達90%以上,這也意味着,航司每賣出100元的機票至少要付出90元的成本,利潤率堪稱微薄。

今年上半年,四大航營業成本均在擴大,同比增速都在兩位數。其中最高的是國航,營業成本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0.84%。

營業成本之所以擴大,一方面在於,航空客運市場恢復、航班量大幅增加,導致航司餐食及供應品、職工薪酬、機場起降費等各項營業成本相應增加所致;另一方面,作爲航司最大成本支出項,今年上半年航空燃油價格仍高企,繼續加重航司成本負擔。

界面新聞梳理髮現,今年上半年四大航燃油成本同比漲幅達到兩到四成左右,國航燃油成本上漲最多,爲40.24%;東航位居其後,上漲了33.63%;海航控股燃油成本上漲相對較少,漲幅爲18.14%。

從油價上看,中航協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航油價格高位波動,航空煤油出廠價平均近7000元/噸;二季度航油價格仍維持高位,易漲難跌,4—6月航空煤油出廠價分別爲6680元/噸、6710元/噸和6264元/噸。中航協表示,預計下半年國內航油價格維持高位波動,平均價格6400元/噸左右,比2019年同期高約30%。

受此影響,今年上半年四大航燃油成本佔總成本的比重大多在上漲,國航由去年同期的佔比32.67%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5.02%、東航由34.35%上升至37.29%、南航由34.07%上升至35.49%。

相比之下,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兩家民營航司成本控制能力更強,營業成本佔比更低,分別爲總營收的85.04%和84.29%。

春秋航空半年報中披露,上半年公司單位成本爲0.314元,較去年同期下降0.6%。單位非油成本爲0.197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1%,較2019年同期下降2.1%。 單位成本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運行保障端資源瓶頸有所緩解,日利用率小時同比提升14.4%,使得固定成本有效攤薄。有效的成本控制爲公司在不影響盈利能力的前提下實施低票價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春秋航空也提到,飛機及發動機成本、維修成本等項目對公司未來產生潛在壓力。此外,由於地緣衝突及產油國減產措施,2024年上半年國際油價仍處在高位,公司單位航油成本同比上升2.1%,相較2019年同期增長21.5%。

以價換量,航司票價普降、客座率上升

東航在半年報中提到,受國內航空客運市場競爭加劇、部分國際市場恢復低於預期、高鐵競爭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公司國內票價水平同比有所下降,國際市場票價逐步迴歸正常水平。

而這一現象不僅存在於東航一家,整個民航市場都在面臨機票降價的局面。

客運人公里收益是航司核心經營指標之一,該指標主要表示航空公司運輸每名旅客每公里帶來的收入,是票價水平的直接反映。

據界面新聞梳理,今年上半年,內地7家上市航司中有四家披露了客運人公里收益,包括國有三大航及春秋航空,四家的客運人公里收益同比全部下滑。春秋航空下滑幅度較小,同比降低2.45%,而三大航下滑幅度均超12%。

票價下滑的趨勢在今年暑運旺季也一直延續。航旅縱橫數據顯示,暑運期間民航出行票價呈現出更爲「經濟型」的特徵,大陸國內航線整體的機票平均價格(不含稅)比去年同期下降約10.7%,且呈現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趨勢。

票價有所降低的背景下,拉動航司客座率上升。界面新聞梳理財報發現,今年上半年內地七大上市航司客座率全部在提升,表現最好的是低成本航司春秋航空,客座率高達91.31%,同比上漲3.36個百分點;其次是吉祥航空,客座率爲84.51%,比去年同期上漲3.83個百分點;四大航客座率在79%-83%左右,相比去年同期最高提升了9.44個百分點。

對於高客座率表現,春秋航空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在目前的經濟週期階段裡,低成本航空的商業模式受影響較小。全市場客源可能在下沈,對於公司而言,合適的客人在增多,公司客座率能夠保持在相對高的位置,價格方面受到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低調有實力的下屬公司

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四大航旗下的成員航司衆多。雖然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大航依然沒能扭虧爲盈,但是旗下部分全資子公司或參控股公司已扭虧爲盈或延續此前盈利狀態,堪稱低調且有實力的下屬公司。

國航系的航司共有7家,包括深圳航空、山航集團、北京航空、大連航空、國泰航空等,今年上半年7家航司中有2家盈利,分別爲山航集團和國泰航空。

疫情期間,山航集團及山航股份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總體發展面臨較大困難。爲了幫助其走出危機,大股東國航決定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進行輸血。歷時9個月,國航終於在去年3月下旬取得山航集團的控制權,持股比例增至66%。山航集團及山航股份也成爲國航合併報表範圍內公司。

數據披露,今年上半年,山航集團實現營收97.81億元,同比漲幅高達88.97%,歸母利潤爲2600萬元,而去年同期歸母淨利潤3.57億元。山航以外,國泰航空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0.67億元,報告期內,國航對國泰航空確認的投資收益爲10.67億元。

東航系航司共有6家,低成本航司中聯航是今年上半年唯一一家實現盈利的,錄得淨利潤9400萬元,而去年同期淨虧損2.18億元,大幅實現扭虧爲盈。

南航系航司有7家,由於南航物流分拆上市仍在進行中、目前尚未剝離南航體系,因此其財務數據也合併在南航報表中。受益於跨境電商的蓬勃興起,目前航空貨運正處高位,在一衆航司中,南航物流淨利表現最爲亮眼,高達17.12億元,而去年同期爲12.58億元。南航物流之外,廈門航空和汕頭航空同樣實現盈利,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爲3.18億元和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