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三四線」城發展難題 成爲中心城市或投靠大城市?

(中時資料照片

爲了提升城市競爭力大陸近來部分地級市進行了行政區重畫與變更,不過,有些地級市既不靠近一二線大城市,又沒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人口基礎,這類地級市要做大中心城市平臺就存在較大難度。

行政區重畫的大背景是,當前大陸經濟發展結構正在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羣正成爲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因此,除了一二線城市,一些三四線城市也在積極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近日,大陸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貴州省調整六盤水市部分行政區畫分調整。

而自6月中以來,行政區重畫的城市有四川省成都市、吉林省長春市四平市山東省煙臺市河北省邢臺市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江西省贛州市安徽省蕪湖市湖北省荊州市江蘇省南通市、貴州省六盤水市等;這些城市中,除了成都,其餘都是三四線城市。

不過,在行政區重畫過程問題也因此產生。進一步來看,近年來,大陸一二線城市陸續頒佈戶籍遷入刺激政策,要爭取人才;雖然三四線城市也試圖加入到爭取人才的隊伍中,但在一二線城市面前,吸引力相當有限,舉例來說,有些地級市既不靠近一二線大城市,又沒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人口基礎,這類地級市要做大中心城市平臺就存在較大難度。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就表示,三四線城市本身的實力不夠,如果攤子舖得很大,但整個市區人口少,本身的經濟要素就難以集聚,效益也發揮不出來。比如有的城市,幾千畝的開發區只有幾個廠,效益不好,也容易造成土地資源浪費

廈門大學經濟學副教授長髮也認爲,三四線城市應當優先解決好民生問題,而不應盲目地搞開發區、新區,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丁長髮預估,現在包括東北西北華北等地的不少三四五線城市都面臨着收縮局面,未來還會有更多城市收縮,因此這些城市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不能躁進。

胡剛建議,三四線城市應該聚焦核心城區,加快主城區建設,提高主城區的密度,提升人口、資金的集聚度和產業的吻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