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加緊研製6代戰機 美專家曝再等20年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AVIC)宣傳片中出現的解放軍新一代戰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

儘管中國在一切國防相關事務上都以保密著稱,但種種跡象顯示,解放軍在第6代戰機的研發上正獲得進展。

《防務新聞》(Defense News)24日報導,或許最明確的承認,就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2019年1月的一則微信社交媒體貼文。航空工業子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王海峰在探討6代戰機的專訪中說,正準備研製一款會在2035 年準備好,以「保護海、空」的戰機。

當時王海峰提及諸如有人/無人協同、人工智慧(AI)應用,以及提升隱形性能和全方位感測器等要素。而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Air Combat Command)司令凱利(Mark Kelly)2022年說,這些努力「正按部就班進行」。「整體來說,他們(對第6代戰機技術)的看法和我們的很像,」凱利說,「也就是大幅提升隱形性能,大大加速處理能力和感測力,加上在開放任務系統上能不斷改進,基本上就是能與時俱進。」

時至今日,知名中國軍事航空專家喬瑞克(Rick Joe)認爲,6代戰機已立項,並指出,「自 2019 年以來,半官方指標的空間有增無減」。例如,航空工業描繪下一代通用戰機配置的插圖、學術論文,以及軍方和業界官員的聲明。此外,在成飛設施2021 年 10 月的衛星圖像中,還出現了一款無尾戰機似的機身。

他指出,可能是驗證機的縮小版已經飛行。由於缺乏官方名稱,他暫稱這架神秘的戰機爲殲-XD(J-XD)。「儘管近幾十年來,差距已顯著縮小,但我完全可以預料到,殲-XD如發動機等子系統初期將不如美製品,而這只是因爲在某些領域他們仍在追趕。」

喬瑞克指出,按照一般預料,6代戰機會包括空氣動力學設計和控制、射頻材料、飛行控制軟體、感測技術、數據鏈接和作戰管理系統、武器,以及協同作戰機或輔助無人機的搭檔整合。「我認爲,他們在追求6代戰力上和其他國家大致不相上下。」

相對的,美國國防大學(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中國航空航天研究所(CASI)所長馬偉寧(Brendan Mulvaney)卻沒那麼樂觀。「現在?不行。往後20年?絕對可以」,他說,「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這種情況。我們正變得更善於不......低估中方在下定決心後的能力。」

他直指,掌握噴射發動機技術一直是中國的罩門,但正有所改進。「歸根結柢,這只是科學。我告訴大家,物理學在柏林和北京運作的方式是一樣的。因此你要是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你就能打造出優良的航空發動機,尤其是軍用方面。」

此外,馬偉寧說,中國將未來戰機描述爲無人駕駛,但他認爲,設計更可能是可選擇有人或無人駕駛,因爲這取決於業界能多快開發出人工智慧(AI)系統和其他必要技術。「你不必讓人坐在裡面,並可能讓它自主行動,或發揮忠實僚機的功能。」

儘管馬偉寧預測,中國可能要到「2030年代末,甚至 2040 年代初」,才能拿出有意義的設計。不過,喬瑞克卻認爲,要是真如王海峰預測,中方6代戰機能在2035年發揮戰力,那首飛起碼需要提前5年,因此原型機大約需要在2028年準備就緒。而他有信心這可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