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布兌美元逼近100關口,一年半來首次,盧布兌美元已貶值23%!

盧布這一年多的劇烈漲跌可以作爲一個理解強管制下的主權貨幣在外匯市場的例子。這樣漲跌幅,也說明簡單的把匯率歸結爲「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等宏觀因素是危險的——這樣的觀點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無法用來真的指導外匯市場的投資。從2022年2月開始,隨着俄烏戰爭的開打,對俄羅斯的制裁鋪天蓋地而來。如果單純的從經貿來考慮,那俄羅斯的盧布應該貶值——因爲說到底其他主權國家或者外國企業是否願意持有某一國的主權貨幣,歸根結底取決於貿易。但是如果在這個階段真的上槓杆賭盧布跌,短線賺的盆滿鉢滿,但是如果在中途進去,那基本上就很容易虧得什麼都不剩了。主要有這麼一些原因:1、短期市場的外匯價格是供需決定的;而產品市場的切割是滯後於外匯市場的。在制裁來臨之際,和俄羅斯有商業關係的歐洲企業會採購盧布來購買俄羅斯的原材料和商品,這造成了離岸市場的盧布稀缺, 從俄烏戰爭開始,離岸盧布的價格大部分時間都遠遠高於在岸盧布的匯率;2、在俄羅斯被踢出SWIFT之後,盧布的交易變得更加的去數字化,更加的傳統,就像幾十年前的外匯市場一樣。這增加了市場的摩擦,客觀上增加了盧布獲取的難度;3、俄羅斯政府一系列的救市行爲,尤其是把石油和盧布掛鉤,強制兌換,給盧布提供了支撐,並且俄羅斯央行也通過升息、資本控制等方法來支撐盧布的匯率;4、隨着制裁的不斷升級,離岸流通的盧布大量減少,小的外匯盤更容易受到行政力量而非市場力量的左右。現在俄烏戰爭開始長期化,制裁所導致的貿易和產業的轉移,經濟的惡化、油價的下跌、歐盟對石油的限價等等逐漸的起到了實質的作用,從俄烏戰爭開始以來說的「長期趨勢」開始漸漸顯現。俄羅斯央行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出了一些應對,比如今年停止購買外匯,避免更多的離岸盧布進入外匯市場導致盧布進一步下跌等等,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俄羅斯經濟長期衰退,盧布長期貶值的趨勢。從俄羅斯政府的角度來說,盧布下跌同樣也是一個短期和長期的權衡:從有利的角度來說,這意味着政府可以緩解因爲戰爭而導致的財政赤字——這意味着政府賺到的外匯可以兌換成更多的盧布,有助於財政平衡;但是長期來看,匯率下跌意味着本國的通貨膨脹,這也意味着財政支出的增加。在基本面惡化的情況下,單純靠金融操作要力挽狂瀾是艱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