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遊烏豬”重新出現!曾被宣佈滅絕,普查人員挨家挨戶找回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4年12月,央廣網發佈了一則消息,消息中稱此前已經被宣佈滅絕的龍遊烏豬被重新發現了!

要知道,自從外來“洋”豬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本土豬的生存空間就被擠壓,有很多品種都已經滅絕了。

龍遊烏豬就是其中被宣佈滅絕的物種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定縣豬、和窄勒黑豬等也已經消失不見。

其他動物有可能滅絕還能理解,爲什麼國內的本土豬還會滅絕呢?

«——【·豬爲何會滅絕?·】——»

說起國內的豬出現滅絕的情況,本質上還是因爲市場的變化使得有些本土豬沒有足辦法滿人們的需求了。

丹麥的長白豬、美國的杜洛克豬進入中國之後,迅速就在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因爲它們不僅長得快,瘦肉還比較多。

這些引進國內的外來豬基本上花6個月的時間就能出欄,但是本土豬就比這個要慢很多。

比如龍遊烏豬基本上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出欄。

高昂的時間成本使得龍遊烏豬的養殖戶都開始轉養進口豬了,畢竟這樣短時間內就能看到回報。

而洋豬身上的瘦肉也比較多,一般引進的品種都能達到60%左右。

而國內豬好像體脂率就更高一些,一般瘦肉只有40%。

拿龍遊烏豬來說,它的皮下脂肪含量就相當高。

比如一頭普通的豬皮下脂肪含量大概就在1釐米左右,但是龍遊烏豬就不一樣,它的皮下脂肪起碼得有個三四釐米。

用這樣的脂肪含量做出來的肉可能在市場上不怎麼討喜。

但實際上龍遊烏豬的皮下脂肪之下就是瘦肉,這一塊實際上是有瘦有肥的。

而且龍遊烏豬的肉吃起來比較嫩,口感非常細膩,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它的肉是肥而不膩的。

再加上龍遊烏豬需要一年的時間成長之後才能出欄,所以它的骨頭就比這些6個月出欄的洋豬要硬一些。

這樣的骨頭熬出來的湯就非常香,所以其實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豬的。

但是養殖龍遊烏豬對於養殖戶來說是個比較麻煩的事情,光花時間不說,一年之後這玩意才能勉強長個85公斤。

而去掉一些不能食用的部分之後,剩下的連肉帶骨頭就只能勉強出60多公斤。

這樣算下來一年的養殖成本,龍遊烏豬的豬肉起碼要賣到八九十塊錢一公斤才能不虧本。

這樣算下來,普通人買一斤豬肉就得花四五十塊錢,這樣的生活成本真的是太嚇人了。

所以只有家庭條件比較好的才能經常吃龍遊烏豬肉,一般生活條件的家庭根本不可能經常吃。

而養殖戶本身做這筆買賣也是得養家餬口的,這樣大的風險誰都不願意承擔。

但是龍遊烏豬作爲我們的本土豬,本身它也是有着自身的優勢的,如果因爲市場反響不好就滅絕的話,那也太可惜了。

2024年底,歷時三年的第三次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終於圓滿結束,這次參與普查的工作人員超過150萬。

這些人走的路加起來超過了6300萬公里,他們這次挨家挨戶走訪的目的之一就是搶救性保護一批優異的種質資源。

畢竟只有真正接近老百姓,才能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很快好消息就出現了,普查人員在浙江發現了已經被宣佈滅絕的龍遊烏豬。

要知道龍遊烏豬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養殖歷史了,在經過無數代養殖者的選擇,留下來的龍遊烏豬有着非常珍貴的基因。

但這次的發現是意外收穫,因爲大家也沒想到已經被宣佈滅絕的動物在民間竟然仍有存活個體。

所以大家都非常慶幸,這次的普查是挨家挨戶進行的,不然就真的找不回來這些品種了。

那麼龍遊烏豬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奇特的龍遊烏豬·】—»

咱們見到的豬一般都是白白胖胖的,但是龍遊烏豬不一樣,它是黑不溜秋的顏色。

而且比起咱們經常會見到的家豬,龍遊烏豬的體型比較小,看上去有點可愛。

一般情況下龍遊烏豬分爲兩種,它們長着不同形狀的腦袋。

一種是長着“獅子頭”,另一種是長着“老鼠頭”。

“獅子頭”龍遊烏豬的腦袋比較短,嘴巴也比較短,滿臉都是皺紋,看上去就像是皮膚鬆弛一樣。

“老鼠頭”的龍遊烏豬的腦袋就長得比較長了,嘴巴還尖尖的,不過它臉上的皺紋就比較淺,不怎麼會堆在一起。

而且它們的肚子比較大,看上去腿就比較短,有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它們生長比較慢,而且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囤積大量的脂肪。

雖然平時吃得也不少,但是龍遊烏豬對於飼料的利用率還是比較低的,所以它們不怎麼會長很大。

它們看上去有點“兇猛”,嘴巴里長着七八公分長的獠牙,特別是公豬的警惕心還算是比較強的。

不過母豬就要溫柔一點,就算是見到生人來也不會有很大的反應。

目前在浙江的一些地方還零零星星地飼養着龍遊烏豬,這些龍遊烏豬不僅揹負着揹負着傳宗接代的使命,還揹負着種羣恢復的重擔。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