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臺積電 先穩電力

(圖/路透)

日前美歐等22個國家在杜拜舉行的COP28上宣示,爲達成淨零減碳,各國決定在2050年前將核能增加爲2020年的3倍。這是近年來國際最明確且規模最大的「核能復興行動」。

對此,蔡政府表示非核政策不變,除了已正式進入除役階段的核一及核二外,核三1號機預計在2024年7月27日停止運轉,2號機在2025年5月17日停止,原能會也已完成核三廠除役計劃審查作業。換言之,若2024大選未能政黨輪替,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將會落實。

臺灣電力長期存在「南電北送」現象,然而隨着臺積電高雄2奈米先進製程在2025年進入量產,及位於恆春的核三除役,這2件同時發生的大事勢必大幅壓縮南部電力供應的餘裕,甚至影響全臺電力供應。

隨着產能擴增,近年臺積電的電力使用量佔全臺電力比率逐年增加,2022年佔比爲7.5%,臺綜院院長吳再益預估,2025年佔比將提高到12.5%,這對臺灣的電力供應將是極大挑戰。

臺積電原本在高雄有7奈米及28奈米廠,高雄市長陳其邁在蔡政府助攻下,最後爭取到2奈米先進製程落腳高雄,但臺積電並不是另設新廠,而是將之前的成熟製程廠變更爲2奈米先進製程廠,這一方面是因爲OPEN AI及輝達等業者帶動AI迅猛發展,2奈米晶片的需求增加;而更實際的問題是,高雄沒有條件同時支持成熟廠及先進廠,臺積電必須有所取捨。

臺積電在臺南已有3奈米廠,高雄又將迎來2奈米廠,2大「吃電怪獸」面對的是2025核三除役後減少的190萬瓩裝置容量,南部電力將面臨史上最嚴峻的挑戰。爲因應核三除役後的電力缺口,臺電預計更新大林發電廠2部機組,增加140萬瓩裝置容量。然而兩者之間不但有高達50萬瓩裝置容量的差距,且大林更新機組要到2027年才能完工上線,在2025到2027年之間,不足的電力要怎麼辦?

資料顯示,2021年南科施工停電3小時,損壞了3萬片晶圓,加上搶修的兩個工作天,一共造成90億元損失。可見電力不穩對半導體的風險有多大!

此外還有水的問題。臺積電是用水量排名第2的上市公司,目前臺積電在3大科學園區的用水分別佔竹科的10.2%、中科3.9%及南科的10.4%。2021年全臺乾旱,南部缺水惡夢記憶猶新;只要降雨量不足、缺水時,蔡政府第一個就是停止農灌用水,然後是民生用水分區供應。儘管臺積電努力提高用水效率,號稱1滴水可以使用3.5次,雖然省了水,但這又增加了用電,不是嗎?

政府希望留住科技產業、留住臺積電、留住先進製程,卻不留住穩定電力,缺電時全民一起犧牲用電來守護「護國羣山」。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表示,政府認爲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到底他認爲臺灣缺不缺電,不言可喻。如果不想再如此無奈地「粉飾太平」,2024的大選,就不能讓「蔡規賴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