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麻溝十五號》不敢唱的「主題曲」與背後的赤色身影
立委蘇巧慧、張宏陸今日共同舉辦包場電影《流麻溝十五號》,該劇以1950年代綠島女性政治犯爲主軸,描述臺灣白色恐怖歷史。(蘇巧慧服務處提供)
電影《流麻溝十五號》在這段時間成爲不大不小的話題,這與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在電視辯論會上特意宣傳此片有關。包括陳時中在內,多數人僅以爲這部電影又是「國民黨打壓異己」的歷史,卻殊不知那些「異己」與政治犯,立場明確偏向中共那一方,期待臺灣被染上赤色。換言之,這是一部以「中共同路人」遭迫害,並誇大、虛構化的故事。
PTT資深用戶,外號「刀帥」的王宗偉稱,長年研究國共內戰史與戒嚴時期白色恐怖事件。他說:「我們目前的社會氛圍相當矛盾,仇視在西門町街頭拿五星旗的統促團體,還以國家安全法調查侯漢廷、王炳忠、林明正;卻又同情1950年代的中共滲透者,否定當時蔣介石的反共決策。」
在《流麻溝十五號》的電影中,將1953年的「綠島再叛亂案」形容成綠島政治犯們,爲了抵抗看守單位要求的「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彼此串連,傳遞新聞或訊息,互相勉勵不向看守方屈服的,最終造成14人判死刑,多人遭關押的冤獄案件。
然而電影刻意忽略這些政治犯,之所以敢與看守方對抗的核心原因:他們期望更強大的解放軍會來拯救他們。王宗偉曾經訪談過當年親歷此事的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先生,他不諱言的表示,政治犯們看不起國民黨獄卒,因爲共產黨更強大,很快就會來收拾掉臺灣。當年有一首歌在綠島政治犯們當中傳唱,就是1950年10月1日在北京發表的《歌唱祖國》,其歌詞第1句就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其立場可見一般。此歌被大陸視爲「第二國歌」,曾在北京奧運與北京冬奧都演唱過。王宗偉說:「《歌唱祖國》是《流麻溝十五號》的真正主題曲,卻被電影製作單位給隱去了。」
那麼,爲何遠在臺灣東南邊的綠島政治犯,會知道《歌唱祖國》?這與1952年的「南日島突擊戰」有關,南日島是福建外海的小島,離新竹僅140公里,是臺灣海峽最窄的地方。這場伏擊戰相當成功,國軍俘擄島上約800名中共黨政軍人員,然而後續處理卻相當差勁,把部分的中共被俘人員送去綠島關押,與原本左派思想的政治犯關在同一處。王宗偉說:「原本的臺籍左派政治犯,正苦無共產黨老師來指導,結果這下子,政府把正宗中共文工團成員給送來,正好開始交流學習。」
王宗偉表示,蔡焜霖還記得當時在綠島,教唱《歌唱祖國》的是一名中共文工團的女成員,雖然已不記得那位女成員的名字,但是她的歌聲仍然迴盪在心裡,即使蔡焜霖已是90歲的耄耋老人,但整首《歌唱祖國》仍然琅琅上口。在蔡焜霖回憶的神情中,那位迷人的女文工團,就如同蔡依林等級的超級歌星,是蔡焜霖青春記憶的重要部份。
因此綠島再叛亂事件,絕不是「傳紙條就被判死刑」這麼簡單,而是「紙條是在運作什麼?」在歷史上,朱元璋的紅巾軍用月餅傳遞「中秋十五殺韃子」,就是著名的「傳紙條造反」案例。當時的綠島看守單位,就是從這個角度而斷定他們可能叛亂。事實上,民進黨政府天天將「提防認知作戰」掛在嘴邊,也是完全一樣的心態。
王宗偉最後說:「這其實又是一個臺獨文創者『製造烈士』的工程,臺獨的烈士太少,所以只能從白色恐怖那裡尋找題材,包括《返校》(源自光明報事件),《她與他的澎湖灣》(源自713澎湖流亡學生事件),然後再來就是這一出。大衆應該也開始感到疲乏,尤其是民進黨政府目前的抗中保臺,其實與當時的蔣介石也沒什麼不同,差別只在蔣介石下令處決他們,而民進黨政府是用口誅筆伐,要他們社會性死亡。」